网站访问人数: 139255172

创新为先: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动力法则

www.gcdr.gov.cn (2016-09-28)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原标题:创新为先: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动力法则

9月22日,中国中车成都公司研制生产的首列铝合金A型地铁车辆下线。项目从破土动工到正式投产,只用了315天,比业内平均速度快一倍。

此前两周,神龙汽车成都工厂举行投产暨东风标致4008下线仪式,同样用刷新神龙建厂以来的最快进度,演绎项目建设的“成都速度”。

再往前一周,成都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多层次、宽领域的战略合作,预计投资达114亿元。9月9日的四川省暨成都市军民融合重大项目签约仪式上,27个落地项目总金额约580亿元,成都依然拔得头筹。

看似不相关的几件事,放在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大背景下,有着共同的逻辑:成都正以工业强市根基,以创新塑造第一动力,以成就西部经济中心冲刺“塔尖”城市建设。

城市动力是一座城市发展的驱动力量,决定着城市发展的速度、质量和可持续性,影响着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可以说,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共生关系,统筹新产业与老实业的新旧合力,谋划改革试验与释放潜力的辩证统一,是成都工业支撑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动力法则。

□张战国

市长+市场

实体经济向“新”而生

今年1-8月,成都完成工业投资1402.8亿元,同比增长35.8%,完成技术改造投资1281.7亿元,同比增长43.7%,两大投资指标增速在副省级城市中双双排名第一。

著名经济学家易宪容关注到这一“逆势而上”的现象,他认为,“向实业投资,才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可持续高速发展的根本原因之所在”,以工业投资等为代表的实体产业发展战略,开启了成都经济增长的一个新时代。

蕴含蓬勃生机的这一增长态势,是成都工业以创新驱动实现转型升级的直观反映。

近年来,成都市主要领导不断为创新创业“站台”,不断强调工业“一业定乾坤”的理念,尤其是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鲜明提出,“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成都面向未来的核心战略和推动城市转型的第一动力”。

今年以来,成都相继出台《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实体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成都市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成都市促进军民融合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条条“干货”遵循一个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成都鼓励企业加快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速度,提升引进外部成果实现产业化的能力,对实现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的企业按研发投入给予最高200万元补助,对在成都首次实现成果产业化的企业,按投入的15%给予最高200万元补助。

政策帮扶和撬动,坚定了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决心和信心。随着实施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培育计划,成都企业争创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

目前,全市拥有企业技术中心722户,其中,国家级27户,省级284户。这为产品关键技术研发奠定了基础,仅在2015年全市597户企业就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39.21亿元。2016年省市扶持创新项目共计516个,涉及资金2.8亿元。

在这一潮流中,成都天翔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专利60项(发明专利6项),申报受理专利14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成长为节能环保领域的“翘楚”。去年5月,该公司收购美国Centrisys公司(全球著名污水、污泥处理高端工艺及设备制造商)80%股份,吹响了迈向国际化的号角。

老资历+新优势

产业势能合力而生

9月24日,新筑路桥与西南交大签订科技专项合作推进协议,双方拟重点围绕理论分析、仿真研究、基础技术研究、工业设计等方面进行合作,支撑公司新产品与新技术持续创新发展。

去年以来,成都积极开展相关工作,帮促成都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00%低地板有轨电车、转向架等产品,并成为国内首家通过城轨产品URCC认证的企业。

新筑路桥的崛起,是成都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电子信息、汽车、机械和食品产业已发展成为四大千亿产业,成都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历史机遇,奋力打造轨道交通、生物医药等更多千亿产业集群,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筑牢根基。

成都加快“3+N”工业园区布局,积极拓展新业态产业空间,为园区发展方式转变及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可持续空间保障。中韩创新创业园、大数据产业园、航空动力小镇等一批特色高科技园区脱颖而出。

如果说战略性新兴产业出生即衔着重大技术突破的“金钥匙”,传统产业如何继续成为时代发展的“引领者”?成都启动了新一轮的技术改造,支持企业瞄准行业先进水平,围绕降成本、提质量、柔性化的要求,对设计条件、工艺装备、检测设备、工装夹具和环保设施等实施整体改造。

即便是在电子信息、汽车、冶金、建材、食品、轻工等优势产业领域,也大力开展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应用试点,全面推广智能制造生产模式,提高产品品质和柔性化生产能力,着力增加产业竞争力和产业协作配套,实现“老树开新花”。

成都硅宝科技是中国新材料行业第一家、四川省第一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产品在奥运主体工程鸟巢、三峡工程、三亚凤凰岛、苏州东方之门等国内著名工程均有应用。在当前国家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形势下,该公司又通过技术创新创造新的市场需求,车灯胶、电力胶、住宅工业化用胶、新能源动力电池用胶等,均为国内率先开发。

为了注入动力、形成合力,吸引国内外知名研发机构和高端人才落户成都,鼓励创新型企业设立研发机构,也是成都的重要举措。仅在天府新区成都科学城,已有中科院成都科学研究中心、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电子科大数智谷基地、斯坦福天府研究院等重大校院地合作项目落地。

全创+融合

锻造军民融合战略高地

9月初,省政府印发《成都平原经济区“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了经济区的发展目标和战略定位:建设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先导区。

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央赋予四川最重大的改革试验任务,蹄疾而步稳的成都,已形成50条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其中6条获省委推广。

这场“探路”试验的核心,聚焦于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在成都决策层看来,成都有众多的科研机构和国防军工企业,科研实力强、技术水平高、产品先进,打通军民融合创新通道,构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平台,切实破解制约发展障碍,恰是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的现实抓手和可靠路径。

进入到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川大智胜不断释放着发展活力。这一前身为川大图象图形研究所的企业,瞄准军方未来需求,针对军方技术薄弱领域,开展研究和储备,成长为我国空中交通管理领域的领军企业。

9月,成都发布了《成都市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着力“民参军”机制创新和“军转民”开放创新。航空产业,正是成都构建军民融合产业体系的核心,此外,成都还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航天、核能及核技术应用、机电装备和新材料等产业,形成“1+N”产业发展体系,并以成都天府新区军民融合创新产业园为核心,成都高新区、成都经开区、青羊区、新都区、双流区、彭州市等特色产业园(基地)为支撑,形成“1+N”空间布局体系。

不久前,成都正式出台《成都市促进军民融合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十条”为核心,科技创新、招商促进、金融服务、区县扶持等一批政策措施为配套,形成“1+N”政策保障体系。

根据政策,成都支持建设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推动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军工重大试验设施向民营企业开放,支持军民融合企业在保密、安全的前提下,开放共享研发资源和先进设备资源。对军民融合企业在蓉独立建设或与院校共建的中试基地、产业孵化中心,按实际建设总投入的5%给予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补助。对军民融合企业引进的国际顶尖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地方高级人才分别给予300万元、200万元、12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

在此大趋势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成都的合作显得顺理成章,而一次性引入6位院士常驻,这件成都“引智”史上的大事件,则标注出成都借助军民深度融合打造千亿航空航天产业的壮志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