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天府新区的核心区域,以“创新为魂、科技立城”为理念的成都科学城正拔地而起,力争建成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西部创新第一城”。 本报记者 何海洋 摄 (资料图片)
▲改革领域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增加有效供给,提高供给对需求结构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加快“放管服”改革:统筹抓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投融资体制、国资企业、统筹城乡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建立完善改革容错纠错机制,营造支持改革、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政策环境和舆论氛围
▲创新领域
三个一流:推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大力建设世界一流科研机构、积极培育世界一流企业
两个通道:打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道、打通军民深度融合创新通道
迈过“万亿门槛”,肩负“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使命,支撑和引领成都新一轮发展的动力在哪里?
面对这个变革与颠覆的大时代,曾经依靠人力、资源投入换来繁荣的时代正渐行渐远。唯有创新驱动,才能给城市发展注入持久活力;唯有改革开放,才能加速全球资源要素加速集聚。
抓住“时”与“势”,站高谋远,成都明确了加快形成以创新、改革、开放、人才“四轮驱动”为主的城市动力结构,并将目标锁定为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活力城市。
引擎轰鸣,成都蓄势待发。
□本报记者 陈碧红
创新驱动
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距离天府广场28公里外的兴隆湖畔,规划面积73平方公里、起步区面积25平方公里的成都科学城,正成为“成都未来”的代名词。
电信云计算中心、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北航西部国际创新港……成都正推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大力建设世界一流科研机构、积极培养世界一流企业。
R&D(研究与开发)是衡量一个地区创新能力的重要依据。2009年,成都开展R&D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仅占总数的9%,一度受困于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低、科技领军人才缺乏等问题。
提升城市发展后劲,唯有创新驱动。2014年8月18日,成都发布促进校院地协同创新、推动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蓉十条”,不仅在国内首次触及科技成果的所有权问题,明确发明人可享有科技成果转化不低于70%的股权,同时鼓励高校院所科技人员在职创办公司,打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道。
创新创业的热情由此燃起:成都双创品牌“菁蓉汇”,2015年吸引意向投资超100亿元;今年6月举行的“全球创交会”,参加交易项目超过3000项,交易额突破160亿元……
活力,更直接体现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成长型产业上。去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7800亿元,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2%。今年前8月,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预计达5470亿元。“把创新驱动作为第一动力。”在成都决策层看来,“创新驱动”谈论的不仅是对技术变革的追求,更是对这座城市宏观命运的把控。
如今,成都以建设西部科技中心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中心为命题,在更广更高的领域寻求空间:通过实施创新型城市建设2025年度计划和创新引领行动,引领成都全面推进创新改革试验;推出“军民融合十条”,从体制机制上破冰,力争培育又一个千亿级集群……
改革开放
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7月,2016年第三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蓉举行。
对此,成都人已不陌生——前有2013年《财富》全球论坛举行,后有即将举行的第22届世界航线发展大会。这些世界最高规格的会议纷纷花落成都,不仅因为中国经济在世界舞台的崛起,也源于成都拥抱世界的积极姿态。
当前,成都一方面加快自贸区建设,探索内陆地区畅通国际贸易的新机制;另一方面深入实施“蓉欧+”战略,通过打造成都国际空港和国际铁路港,拓展国际国内物流“两张网”,带动贸易发展、服务业提升、产业聚集和国际产能合作。
数据显示,今年1-8月中欧班列共开行238列,带动格力、联想、戴尔等企业加速向成都转移适欧产能;鼓励本地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产能合作,目前已先后有125家在蓉企业“走出去”,投资总额27亿美元。开放促进合作,改革激发活力。为营造更加宽松的投资环境和政务环境,成都还启动一系列改革: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启动276项具体改革任务,制度性交易成本不断降低,有效投资不断扩大,基本淘汰过剩产能、商品房库存降到合理水平、实体经济企业成本显著下降的“三去一降一补”目标不断接近;深化“放管服”改革,通过统筹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推动环境更加国际化、便利化……
值得关注的是,当前成都正同步加快建立完善的改革容错纠错机制,努力营造支持改革、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政策环境和舆论氛围,让城市发展激情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