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创业“农”字号项目中有大市场
——攀枝花市第三届青年创业创富大赛上,超半数项目涉农
26岁的张自娟从6年前就开始养殖梅花鹿,办起了梅花鹿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鹿肉、鹿酒、鹿茸等系列产品。前段时间,她一直“纠结”是否参加攀枝花市第三届青年创业创富大赛,因为类似的比赛过去也有,但平台和实际帮扶有限。然而,当她从共青团攀枝花市委的微信“花城青年”了解了这次比赛的详细信息后,果断地选择了参加。
去年9月,攀枝花市第三届青年创业创富大赛正式启动,共有40个项目入围初赛,涉农产业创业组项目16个,涉农产业创意组项目5个,二三产业创业组项目13个,二三产业创意组项目6个。
经过初赛、复赛,去年12月29日,共有张自娟团队在内的6个青年创业团队进入决赛,进入决赛的团队获得5个“大礼包”:项目资金、创业融资支持、创业导师辅导、创业政策支持和评选荣誉。最终,张自娟团队在决赛中荣获三等奖。
再牛的创业者都要展示
2009年,张自娟从成都一家快递公司辞职回家创业。经过一番打拼,如今,张自娟的合作社已由最初的5人发展到13人,养殖梅花鹿330只。
“我想通过参加比赛,获得更多科技方面的支持和指导,让更多人知道我们的项目,为下一步发展梅花鹿深加工提供支撑。”张自娟这样表达自己参赛的初衷。
在共青团攀枝花市委书记卢瑜看来,很多创业青年迫切希望有展示自我的平台,团组织有责任让青年涉农创业的想法“落地”。
为此,攀枝花在组织创业创富大赛的过程中,将涉农项目重点打造,作为比赛的亮点。
本次大赛门槛不高,但门类细分不少。除了要求年龄不能超过40周岁外,参赛项目分为农业、工业、技术创新和阳光康养服务等多个类别,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也要在当地具有产业示范带动效应。
据了解,本次活动最大的亮点在于“实践+理论”,评委们不仅看计划书做得如何,而且要看创意是否符合实际,还要在街头搞产品销售,再牛的创业者也要进行展示。
撬动社会力量服务青年
在本届大赛中,团组织除了为青年创业者搭建展示自己的平台外,还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大赛决出的6个获奖团队,最高可以单独获得2万元的奖励,并有机会获得最高2000万元的融资支持。大赛的设计者认为,在创业帮扶方面,团组织的硬投入并不占优。不过,可以发挥团组织的长处,通过大赛撬动社会资源来满足当下青年的需求。去年,团市委对40个青年创业项目开始评选,并向当地邮储银行争取2000多万元资金用于扶持,同时还准备引进风投公司跟进获奖项目。“以往有很多比赛,只注重比赛结果,比完了也就算了,很少能考虑到选手后续的创业发展。”仁和区西蜀阳光高端旅游康养项目团队负责人倪子洪谈及创业大赛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团队参加这次大赛,不是因为比赛能给我们名次,而是通过比赛让项目广而告之,得到更多机会。”
倪子洪是其中的幸运儿,在决赛中他一举斩获一等奖,获得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攀枝花市分行2000万元的融资支持。
让创业青年大有可为
2014年,34岁的孔维军建立起米易县老高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经营生态养殖、天然食品开发等。公司采取合作社的形式,农户按标准种植,产品检测合格后,由公司统一销售。
在决赛现场,他遇到了攀枝花市电子商务产业园项目团队,突然有一个大胆的想法,与当地的电商企业合作,运用淘宝和微信进行提前认购和预售农产品。
攀枝花市电子商务协会会长邓鉴鑫表示:“青年返乡通过‘触网’和‘触电’创业也很时尚。不过,在赛场外,他们面临着各种创业难题,需要社会为他们搭建平台。”
目前,攀枝花团组织在尝试为这些创业青年搭建新型的创业平台,帮助青年提高生产经营技能、享受金融服务、拓宽市场渠道、增强就业创业能力。
“青年创业将成为常态,团组织要在服务上下功夫。”卢瑜的看法是,团组织还是要虚功实做,建立微信群和数据库,创业者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轻松找到合作的“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