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39284036

将实名制与动态管理相结合 盘活编制资源推动跨越发展——以科学化管理推动机构编制工作专业化的“郫县实践”(下)

www.gcdr.gov.cn (2015-01-05) 来源:四川日报

将实名制与动态管理相结合 盘活编制资源推动跨越发展
——以科学化管理推动机构编制工作专业化的“郫县实践”(下)

    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是选人用人的基本保障。
    对于公众来讲,机构编制管理一直以来相对比较陌生。如何去除神秘感,实现核准使用、全程管理、动态监控于一体,让机构编制工作进一步充分公开透明化?
    郫县认为,加强和完善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并实行事业单位编制的动态化管理,不仅将有效控制行政成本和财政供养人员增长,同时对于盘活编制资源、充分激发活力,以及助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也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确保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完成本届政府任期内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目标的基础性工作,进一步规范机构编制管理、严肃机构编制纪律、盘活机构编制资源,强力助推郫县西门口卫星城建设。”郫县县委编办负责人表示。

实名核编
将抽象编制具体化可控化

    通俗地讲,实名制管理,就是将规定的编制对编到人,落实到头上。通过编制实行实名制,实现控制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膨胀。
    同时,退休制、选举制、届期制、聘用制等用人机制的改革与完善等因素,人员流动速率加快,在编人员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因此,实行编制实名制,势在必行。
    按编定员——信息采集——数据汇总——数据维护——检查评估等程序,自2011年开始郫县全面启动全县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把抽象的编制具体化,使人员进编有章有法,让在编人员的身份认定有凭有据。由此,无论哪种类别的编制,都与自然人的真实姓名匹配,其功能和作用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编制实名制管理,使得人员流动有序、有真实记载。
    与此同时,郫县还搭建起运转协调、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实名制管理平台,建立起实名制管理数据交换、上报、汇总、共享机制。
    以“郫县编制综合业务办公平台”为依托,郫县基本建成覆盖全县机关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体系,基本实现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化管理和网上办公,实现机构编制、组织、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制约和信息资源共享。

动态管理
盘活用好机构编制资源

  在对事业单位编制进行实名制管理的同时,郫县还充分盘活编制资源,建立起事业编制规范化的动态管理机制。
    郫县县委编办负责人介绍,动态事业编制是指在事业编制总额中,预留在机构编制部门以及按规定确定单位预留,由机构编制部门统一掌握使用的事业编制,其主要用于县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重要任务。
    首先是核定动态事业编制的来源。
    根据郫县梳理,其来源主要为:县直属事业单位、县党政群机关所属事业单位、镇属事业单位按空余编制数的20%作为单位保留空编,80%由编办收回,纳入全县动态事业编制进行统一管理;机构编制部门通过对事业单位的撤并所收回的事业编制;市机构编制部门核定下达以及核准增加的事业编制。
    扎实推进,成效明显。数据显示,实行机构编制工作改革以来,郫县共撤销10多家职能消失和长期不运行的事业单位,收回184个事业单位编制,将148个编制向公共卫生、基础教育等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民生领域倾斜。

加强监管
让“养事不养人”成为常态

    实现事业编制有增有减、人员有进有出,充分激发活力,发挥编制的作用——这是郫县进行事业单位编制改革,推行实名制管理和动态监管的初衷。
    让“养事不养人”成为常态。监管,是最重要的方式也是保障。
    根据规定,动态事业编制由郫县县委编办统一管理。县编办每年年末将县事业单位动态编制的使用情况向县编委报告。
    对于不遵守规定的,亦有严格监管措施:用编制需严格履行报批程序,不得擅自使用编制,对违反使用规定或不按程序办理使用动态事业编制的,机构编制部门组织查处。
    郫县用好制度措施保障,以实现对事业单位编制工作的加强监管,真正做到对事业单位编制的管好、管住、管活。
    ——管好。启动用编进人前置审批程序,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调整、招考等都要进行前置审批。
    ——管住。控编范围内进人,人社局在控编范围内办理人事关系手续,财政也在控编范围内进行拨付供养经费。
    ——管活。通过实名制系统,在总量限额内进行动态管理、在机构设置内进行动态管理。
    通过严格核查和监管,郫县机构编制管理实现了“四清”、“两个对应”,即机构清、编制清、领导职数清、实有人员清,实现具体机构设置与按规定审批的机构相对应,实际配备人员和财政供养人员与批准的编制和职数相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