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孵化园孵出一群“金凤凰”
11月12日,冬日阳光洒落在昭化区石井铺乡的山梁上,林下地里,20多位农民在种茯苓、白芍等中药材,一位女青年在作技术指导。她叫商婕,去年才从四川师范大学毕业。“我学的是旅游专业,毕业后发现林下种植中药材效益可观,就回来了,现在我们中药材基地有5000多亩呢!”
而在陈江乡雷鸣村近千亩撂荒地里,工程车来回穿梭,工人们割草清园,现场热火朝天。三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大学生创业团队发起人周俊英说:“我们和当地政府、村民谈妥土地租赁价格后,将在这里发展千亩特色蔬菜。”
跑过销售、当过服务员、做过钟点工……这几乎是周俊英和团队成员共有的经历。2009年从西南大学毕业后,周俊英几乎每年都要换工作。在一次同学聚会上,得知好些同学毕业后也还没找到如意工作时,周俊英萌发了联合创业,种植特色蔬菜水果的念头。
跑手续、建基地、搞联络……团队成员各自特长被充分发挥出来。年初,三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立。截至目前,周俊英的大学生创业团队共有成员10人,都是来自广元各地不到30岁的大学毕业生。而商婕与父亲一起办的中药材种植公司,去年已取得省级专业合作社的牌子,并且已有5名广元籍大学生在此创业。
走进昭化工业发展集中区,一块牌子十分醒目——昭化区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园。进入以广元市南洋微电子企业为基地的孵化园内。“这里虽然听不到隆隆的机器声,但是大学生创业的前端。如果是搞种植业,我们给他们提供办公场地,如果是办制造或加工企业,我们就提供过渡性厂房。”昭化区就业局负责人介绍。
为做好大学生示范创业,去年以来,昭化区共投入80万元,在工业发展集中区租赁厂房,吸纳18名大学生进入基地孵化创业。
去年以来,从创业孵化园出来的“雏凤”们羽毛渐丰。香溪乡玉莲村7组的黄定远说:“是三禾公司给了我们致富路。”从7月1日开始,他们每天都要采摘销售真仙茄,按照1.6元钱一公斤的收购价格,他们8亩茄子收入2万多元。
今年5月,三禾联合其他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在香溪乡种植200亩日本真仙茄,今年毛收入达到150万元。“把种子交给老百姓自己种,到时按协议价回收。”周俊英说,她现在正在雷鸣村以BT0方式建设现代农业园区,预计3到5年,基地将达到1000亩。
搞中药材种植基地的商婕雄心更大:“今年效益不错,光支付当地百姓务工费就破百万元,马上我们就要建一个药材加工厂!”
据昭化区人社局局长肖万钟介绍,昭化区每年毕业大学生700人左右,回区报到的不少于200人,来区就业的超过100人。全区95%以上的大学毕业生实现了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