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39361418

破解“两难”:倒逼出来的创新

www.gcdr.gov.cn (2013-10-15) 来源:人民日报

  告别“掌控式”、“牧羊式”,四川内江市村级党组织探索转变领导方式、提升服务群众能力——

破解“两难”:倒逼出来的创新

人民日报记者  江琳

  【核心阅读】
  今年4月,四川省内江市出台《村党组织引领村级民主治理办法》,让“疏导、指导、辅导、引导、督导”,成为村党组织领导方式转变的“铁规”。这一制度的实行,化解了村级民主治理中的“两难”,探索出村党组织转变领导方式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路径。

“两难”凸显
村党组织履职常遇尴尬

  内江村党组织领导方式的转变,始于村级民主治理中的“两难”:村党组织推进工作难,村民有效行使民主权利难。
  2010年,威远县民付村得到上级党组织关心,立了一个修路的项目。“可好心却难办成好事。”村支部书记李海彬说,“自筹资金方案”出台后,大多数村民不响应。村里决定先动工再动员,结果因土地、补偿等未协商好,遭到村民强烈“阻击”,还发生了村干部被打伤的事,工程被迫停工。
  “支部说了算,村民埋头干”,传统思维及领导方式的惯性,在村民自治环境下再难“前行”,甚至与初衷大相径庭。田家镇红坝村争取到安居工程资金,由于分配办法未公开,村民拿到钱还“骂娘”,怀疑“村干部吃了一截”,造成干群关系紧张。资中县杨柳滩村“关门决策”,提出流转土地发展产业建新村,遭遇村民“不配合”。“这样的现象在基层较为普遍。”资中县重龙镇党委副书记肖小峰说,以往“掌控式”、“牧羊式”的领导方式,现在难以得到村民的认同和支持。
  村民“行权”也面临难题。杨柳滩村原支部书记刘顺明说,村里成立“村民议事会”之初,由于是新事物,加上意识、素质、利益等因素,村民不知道“议什么”、“怎么议”,不是经常向“村民议事会”提请一些“鸡毛蒜皮”的个人事宜,就是在议事时沉默寡言或吵架扯皮,村民的民主权利得不到真正有效行使。

“两难”倒逼
村党组织转变领导方式

  村级民主治理中的“两难”,倒逼内江在推进村级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求变创新。
  发展“蓝图”多次被“否”后,杨柳滩村党总支认识到转变领导方式、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紧迫性。据村党总支书记周燕介绍,2011年重新启动议题时,村干部登门反复征求民意,经过6次修改后,村民票决通过了议题,党总支开始创设“两卡制度”——支部目标卡+党员承诺卡——将发展目标、承诺事项写出,发放给每个村民,让群众事前、事中、事后全程介入,并适时监督和评议。如今,全村流转土地发展蔬菜、核桃2000余亩,年人均纯收入三年翻番达8000多元,100多户村民搬进了“别墅式”新居。
  去年7月,隆昌县古宇村成为全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村干部既兴奋又忐忑。“根据经验,要统一全村上千人的思想比登天还难。”村支书刘世全说,为造福村民,经反复思索,村党支部决心在原来临时召集村民代表议事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引领村民在村务管理中自愿参与、自己作主、自己治理。8月,村党支部组织部分村民自费到成都等地学习考察后,成立常设性村民议事会摆上了日程。为此,村干部及党员逐一入户,反复宣讲动员。“我们小组开了16次院坝会。”村民曾传良说。9月,村里顺利选举出了25位村民代表组成的议事会,健全了5位村民代表组成的村务监督委员会。村党支部从议题选定、讨论表决、组织实施、示范带动等方面入手,引领村民议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开展工作,效果令人惊喜:仅用5个月便完成了复杂敏感的勘查划界确权,村民领到了房屋所有权证、林权证等,新村建设也在“自愿、自主、自治”中启动。其间,无一信访和纠纷。
  隆昌县委书记张勇表示,古宇村党支部探索的村务由村民自愿、自主、自治,村党支部在引导中发挥领导作用的“三自一引”治理模式,其核心是,党组织主动转变领导方式,变“临时召集”为“常态治理”,变“组织安排”为“村民自治”,变“支部决策”为“支部引导,民主决策”,在“还权于民”中充分体现基层党组织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
  同时,“引领”方式和范围不断拓展延伸——
  民付村村民在发展产业争执不休时,村党支部研究决定由支部书记李海彬带头试种,摸索反季节“锅炉姜”种植法,取得成效后在村民中普遍推广;
  东兴区水口寺村建立“党员责任区”、“党员工作室”,划片包干引领村民创业致富;
  针对农村社会管理难,双峰寺村以支部为“龙头”,以服务为核心,创建“引领平台”,成立党员之家、协会之家、妇女之家、留守儿童之家、老年之家,将引领由物质拓展到精神;
  ……

破解“两难”
用制度固化“引领成果”

  基层的探索,还需要规范和制度“引导”。在试点基础上,内江探索向纵深发展。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东兴区花园村毛玉才说,开始把“村民议事会”理解为临时机构,按“一事一议”操作,其职权划定、议事程序、议题审定、委员权利和义务等,都没有明确的章程,“越权干预”、“不懂规矩”时有发生,“议事会”有时成了“吵架会”,结果“议题”难统一、村民利益难实现。
  “明确权限和建立制度,是正确‘引领’的关键。”针对探索中出现的问题,今年初,内江市委出台指导性文件,提出了以村党组织为核心,推进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将村党组织“引领”“标准化”为——疏导、指导、辅导、引导、督导,并明确“五导”的内涵及运用。比如,“疏导”的适用范围定为:“村民思想有顾虑、观念有束缚、认识有局限等,各基层党组织要采取疏导方式,转变认识和观念”;“疏导”的形式设为:“组织考察”、“牵头讨论”、“开展学习”、“强化宣传”;同时,将“五导”的运用纳入考核范围。
  今年4月,内江市委将村党组织“引领”方式,再次提升到制度创新层面,出台村党组织引领推进村级民主治理办法,对村党组织发挥“引领”作用,在内容、程序、方式、职权等方面予以制度化,并制定“构建新型村级民主治理机制的意见”,建立健全《村民议事会组织规则》等制度。
 内江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杜坤飞说,系列制度的出台与实施,旨在创立村党组织引领下的村级民主治理新模式。下半年,结合村“两委”换届,这一模式将在全市所有行政村推广。

骨牌效应
基层实践“牵动”整体创新

  内江村级党组织转变领导方式的探索,使得乡、县、市党组织由不适应到上下联动,创新变革。
  隆昌县黄家镇总结村级党组织经验,将转变领导方式与群众需要对接,在全省成立了首个“党群110”热线——3650110。黄家镇党委书记秦振尧说,“365”寓意全年无空隙为群众服务,“110”即像出警一样迅速办理。为此,镇里建立指挥中心,专人24小时接听。镇党委建立了镇、村、组“三级服务网络”,要求“小事当天办结,大事3天内处理”;同时施行“责任追究制”,对不接听热线、处理不及时、群众有意见的“追责”。
  “群众利益无小事,‘鸡毛蒜皮’也要办。”秦振尧说,“党群110”涉及群众的方方面面,政策法律咨询、种植养殖技术服务、投诉干部作风,甚至邻里纠纷、疯狗咬人的事也要“管”。
  结合即将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内江市、县(区)主动适应基层变化,相继开展了“书记部长‘基层行’活动”,1500名“书记”进村入户,与2200个村(社区)干部“结对帮扶”,将7900余名贫困党员100%纳入了台账管理,广泛收集社情民意,走访群众6.68万余人次。
  在此基础上,内江深化转变领导方式服务群众的探索,正打造全域性服务群众的平台——“基层问政平台”,即通过民情热线电话、民情电子信箱、民情网上通道、民情台账、民情联系卡、民情恳谈会等,建立“网格覆盖、划域管理、分片负责、分点服务”的服务方式,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群众工作的网络。
  “党组织转变领导方式、推进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解决‘两难’问题的根本途径。”内江市委书记曾万明表示,引领方式的创新,既强化了村党组织的服务能力,又提升了做好新形势下党的农村工作水平,坚持的内核正是党的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