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41088822

祛除“争当贫困户”思想陋习

www.gcdr.gov.cn (2018-02-08) 来源:四川组工网

近日,人民日报记者到一些深度贫困地区搬迁安置点调研,发现了“争当贫困户”的现象。

在一些扶贫点,部分搬迁户居然搬进了别墅式的三层楼房。这些楼房的造价,让县里一般富裕户都“望尘莫及”,可为“一步登天”。这些漂亮新居,全是政府和扶贫单位资助统一建造的,可能资金充足些,所以标准较高。这也就造成没有入住的周边户意见很大,抱怨“这不是扶贫,简直是在造富啊!”

类似的“造富”事情不在少数。有的地方和部门在执行“两不愁三保障”政策过程中,把义务教育有保障,变成了贫困户的家庭成员“上什么学都不花钱”;把基本医疗有保障,变成了全家人“看什么病都不要钱”;把安全住房有保障,理解成“贫困户就该住大房住好房”。这样一来,就把“贫困户”变成了一个“不劳而获”“致富捷径”的“帽子”,让人不忍摘去。这也造成部分刚刚脱离贫困线还不富裕的人,纷纷想办法、找关系,争当贫困户。

究其原因。其一,是由于部分地区的扶贫干部在扶贫标准执行上有失偏颇。忘记了“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的要义,而大包大揽为贫困户提供“全职保姆”式服务。虽然送钱送物能让贫困户感受到党和的政府的温暖,但只能缓解眼前困难,不能帮其摆脱困境。反而,催生一些“等着小康送上门”式贫困户。比如,部分贫困户在听说领导来入户慰问时,就提前把家里值钱的东西藏了起来,营造“一贫如洗”的境况。有的贫困户好不容易在城里找了份工作,三天就不干了,为啥?太累!这种脱离实际“大漫灌”式扶贫,给贫困户传递了“不劳而获也能过上好日子”的错误观念。

其二,是部分扶贫干部萌生了“早脱贫、早脱钩、早脱身”的念头。当前,扶贫攻坚战进入了攻坚拔寨冲刺期。随着各地“摘帽”的喜报频频传来,又迫于“限期摘帽”的压力,导致一些深度贫困的地区开始“焦虑”起来,部分扶贫干部滋生“急躁”“厌战”“懈怠”等不良情绪。他们不再积极为贫困户出点子、找路子,而是寄希望于政府政策、项目、资金,希望剩下的贫困户能“异地搬迁”或“纳入政府兜底”解决。甚至,个别地区不惜“垒大户”“堆盆景”,大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妄图以偏概全,蒙混过关,只为尽早“摘帽”,尽早脱身。扶贫干部这种“甩包袱”行为,更加滋生了贫困户“等靠要”的思想。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春贺词中所说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扶贫干部当明白,如果贫困户自己不努力、不积极、不奋斗,天天想着“天上掉馅饼”,外力再强,也是扶不起的“阿斗”,扶贫脱贫也只是一句空话。

打赢扶贫攻坚战,需要从思想上祛除“争当贫困户”的陋习。一是坚持扶志和扶智相结合。所谓,人穷不能志短。如果“志短”,则无法从思想上“立”,即使侥幸脱贫,也可能再度返贫。对于贫困户首先需要扶植他们战胜困难脱贫致富的斗志和勇气,振奋他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树立起用双手创造幸福的观念。其次,加强扶“智”。从知识、技术、教育、思路等方面进行扶持,着力提升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综合素质。志智双扶,从而最大限度去激发贫困户们强大的内生动力。二是坚定打赢扶贫攻坚战的信心。行百里者百九十。到2020年如期实现扶贫攻坚目标时间紧,任务重,面对最后需要攻克的堡垒,需要广大干部自觉摒弃“歇一歇”“缓一缓”的心理,坚定必胜的信心,以更大的决心、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一鼓作气的把扶贫攻坚战推向最后的胜利,如期为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成都市金堂县农林局 路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