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一线的干部,尤其是在乡镇工作的干部,从他们口中抱怨最多的无疑是待遇低、离家远、条件艰苦、抬头就能看到天花板……但是,“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基层工作作为干部成长、历练的必修课,我们都应珍惜这段时光,在基层一线谱写人生乐章,锻造青春最美芳华。
用“雄关漫道真如铁”的决心铺就百姓的“致富路”。五年来,在党中央的全面领导下,我国扶贫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使得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但是我们深知,要把这4%的贫困率降为零所需付出的艰辛还很多,作为一线扶贫的党员干部,扶贫任务艰巨,要因地制宜、因产施测,利用好区域优势,发挥资源的能动性,将“扶贫、扶志、扶智”有机结合在一起,变输血为造血,真正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愿景,铺就百姓的致富之路。
用“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架起群众的“连心桥”。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一线的干部需要用这根针穿珠成链实属不易。但是,再多的事情、再复杂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是解决百姓生存、生活问题。因此,基层干部更应学习杨善洲、焦裕禄等一批典型模范人物,学习他们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做到经常下村、进组,与百姓面对面聊会儿天、谈下心,把老百姓的需求转化为工作开展的方向,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同时也只有做到了“进村狗不叫、群众问不倒、干活茧不掉”,才能不负组织的厚望,不负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的初心。
用“一片冰心在玉壶”的作风吹响廉洁的“集结号”。纠正“四风”永远在路上,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打虎、拍蝇、猎狐等一系列举措,在这场“输不起的斗争”中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然而在基层一线,领导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现象时有发生,尤其需要警惕。作为基层一线干部,要勤于“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随时随地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基层做一个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清官、好官。
用“忧国不谋身”的使命共普小康的“和谐曲”。党的十九大再一次提出了,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俗话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只有百姓觉得自己的生活质量提升了,“生活圈”更丰富了,乡风乡貌有了新变化,才能谈得上基层政府的举措是有效的。上班每天喝喝茶、上上网、看看报,下班就回县城、回到大城市享受“灯红酒绿”的生活,是对自己、对工作、对人民极不负责任的态度。基层一线干部应该每天多思考扶贫任务还有多少,哪家百姓生活还有困难,我的工作推动进度怎么样,明天工作怎么开展。
文末,套用电影《芳华》的一句台词,“我不禁想到,一代人的芳华已逝,面目全非,虽然他们谈笑如故,可还是不难看出岁月给每个人带来的改变”。基层虽苦,但是我们用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来巩固基层堡垒,将真心付出在基层一线,为祖国的建设、国家的进步贡献绵薄之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引领工作,方能在基层锻造青春的“最美芳华”。
(成都市新津县邓双镇 王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