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磨灭的信仰丰碑
——组工干部新时代重走长征路有感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畏牺牲的远征,是绝地反击,是向死而生。在20世纪30年代,红军转战大半个中国,用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传播革命理想,书写了人类史上最壮丽最动人心魄的篇章,在新时代,重走长征路,我怀着对先烈的敬畏之心,穿越时间的距离,感受红军当年对革命的信仰。
梦笔山之巅的信仰
“雪皑皑,夜茫茫,高原寒,炊断粮。”我们一路沿潺潺流动的溪水逆流爬坡而上,山路崎岖盘旋望不到尽头,海拔越升越高,空气越来越稀薄,上梦笔山之前向导所唱的红军小调却越来越清晰。80多年前,多少红军战士也是在这样的下午攀爬这座4114米的梦笔山,身后是轰隆作响的敌方火炮,前方是看不到生路的雪山绝壁,饥疲交加远征多日,多少人在与恶劣自然环境的斗争中停止了呼吸,而让他们坚持走下来的,只有一种信仰:继续前进,革命终将成功!这种信仰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于是在“5.12”地震中毅然决然与其他同事一道奔赴极重灾区平武县南坝镇,投入到抗震救灾中,一呆就是3个月。义无反顾冒着持续不断的余震,一次次从危房中,抢出生活用品以维持群众伙食的基本需求,心甘情愿连续高强度工作,白天忍受无情烈日晒伤的苦痛,晚上仅仅在尼龙口袋上休息片刻,也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赢得了当地群众真心称赞和拥护。
沼泽深处的信仰
眼前的日干乔大草地像一张绿色的巨大地毯一直铺向天边,暖风和煦,若不是入口处矗立着“红军长征走过的大草地”石碑,很难想象这片草地深处的沼泽曾吞噬过无数红军战士的生命。“长征万里路遥迢,风萧萧,雨飘飘。浩气比天,千军势如潮。”沿着当年红军的行进路线行走在日干乔沼泽,已经是盛夏,但3500米的海拔高度沼泽积水依然冰冷,越往深处,积水越深,学员们高山反应严重,有的肠胃出现严重不适,有的甚至鼻血不止,但一路上没有人抱怨,也没有人放弃。我不禁想,重走长征路,不仅是重温红军当年的艰苦,更是重温党和红军在最艰难困苦的生死关头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正是这种信念和意志促使我在乡镇工作期间,坚持扎根一线,坚持忠诚奉献,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始终同人民群众生死相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
做有信仰的组工干部
“革命理想高于天”,这是长征精神的光辉写照,是红军长征胜利的力量源泉。今天,虽然没有了枪林弹雨、生死考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依然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始终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崇高的理想信念,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同样在考验着每一名组工干部。作为一名“老组工”,12年奋斗在组工战线的经历让我深深感受到做有信仰的组工干部,最重要的就是要树立正确远大的理想信念。将共产主义信仰烙入灵魂深处,时刻坚定正确远大的理想信念,在对待是与非上,做一个政治清醒、立场坚定、光明磊落的革命者;在对待公与私上,做一个为党为民、不求索取、甘于奉献的好公仆;在对待真与假上,做一个坚持真理、奉信科学、言行一致的好干部;在对待实与虚上,做一个党能靠得住、民能信得过、事能干得成的老实人。
做奋勇前行的组工干部
新时代,新征程,仍然山水迢迢,仍需闯关夺隘。作为新时代的组工干部,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强化使命意识,把学习宣传十九大精神激发出的激情,转换成推动组织工作的强大动力,认真理清工作思路,仔细查找工作差距;要有“术业有专攻”的专业思维,如饥似渴地学习履职尽责所必备的各种知识,多到改革发展最前沿、组织工作第一线去历练,从实践中掌握情况,主动研究新事物、接受新观念、形成新思维、跟上新形势,在磨砺中练就过硬基本功,不断落实工作措施,努力强化工作保障,努力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真正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搭建好温暖的家。
伟大实践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动伟大实践。一条长征路,走出了一支越战越强的红军队伍;一部长征史,就是一部用生命写就的慷慨壮歌。在岁月长河中,一代中华优秀儿女用生命热血铸就的长征精神,至今仍深刻影响着我们党和我们民族的今天与未来,让我们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勇做新时代长征路上的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在新的赶考路、长征路上交出优异答卷。
(绵阳市安州区委组织部 罗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