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50397073

两根“链条”合力拉动“干部队伍”前行

www.gcdr.gov.cn (2017-10-09) 来源:四川组工网

近期,四川认真贯彻中央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要求,深入总结市县乡领导班子换届工作经验,着力构建形成以责任链条和工作链条为主要内容的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制度体系。

“带病提拔”,指的是干部在提拔前或提拔过程中,存在违纪违法行为但组织未能发现或查实,得以提拔任职的情况。这样的情况虽说只是少数,但危害极大。去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一年多来,“带病提拔”的现象,特别是在各类选举中的“带病提拔”,从源头上得到了很好的遏制。然而,在一些地方,陈规陋习似乎根深蒂固,一时难以彻底解决。为此,四川着力构建的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制度体系就显得及时了。

各级组织对于“下级”的监督管理运行的情况,是整个干部队伍建设成败的关键。俗话说要“防患于未然”,对于那些貌似“健康”的官员,或许骨子里已经开始病变。这,就需要监管部门随时把脉诊断。特别是一些伪装者,其实已经病得不轻,但还要特意装出一副健康的模样。比如有的干部“高调反腐”,给人以雷厉风行、清正严明的印象。但是,那些“高调”恰恰是其违规违纪的遮羞布。对于这样的“病人”,更要随时把脉,将其“深藏不露”的“病灶”找出来,看清其“庐山真面”,以免给以后的工作带来后患。

对那些干部队伍中的“病人”,当务之急肯定不是“提拔”,而是“治病”。通过把脉诊断,一旦发现病情,就要毫不手软,及时处理。我们共产党人的原则向来不是“一棍子打死人”,处理有问题的干部,也采用“治病救人”的原则,将所有的病变解决于萌芽。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有的监管部门“吃人口软”,本来发现病灶,但却视而不见,任其蔓延,最后不好收拾。譬如,有的干部在工作中存在漠视群众、态度生硬的“毛病”,就要及时做工作,帮助其转变观念,端正态度,不要在背离群众的路上越走越远。

党中央之前提出的“凡提必核”“凡提必审”,就是要在提拔的过程中十分注意病变的情况。有的考察提拔就是一味姑息迁就,说什么小错慢慢改,一下子就把那些“病灶”轻描淡写了。这样的干部一旦提拔上来,只能让病情“恶化”。这样的干部在近年的各级岗位上为数虽说不多,但千万不可小觑。只有肃清了干部队伍,大家才会生活在温馨、健康的环境中。慎重提拔,做到“宁缺毋滥”,既体现了干部监管的“人性化”,也有助于干部队伍思想境界和工作水平的提高。

为此,四川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责任链条和工作链条”,就牢牢的扭住了“带病提拔”的牛鼻子,从什么情形追责、追究谁的责任、怎么追责等3个方面,列出造成干部“带病提拔”应当问责追责具体情形。责任落实了,“治病救人”的信心就更足了。“干部队伍”就好比一艘大船,责任与工作这两条“链条”,就如两根拉船的纤绳。只有这两根“链条”统一起来,才能形成“合力”,杜绝“带病提拔”,让“干部队伍”得以平稳地前行。

(泸州市合江县自怀镇 何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