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将探索建立政务信用承诺制度,建立公务员诚信档案。公务员的承诺履行情况将纳入信用记录,向社会公开。诚信状况将成为公务员考核重要指标。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公务员是政府构成的主体,肩负着“治国”的使命,其诚信修养和诚信行为,对社会公众具有强大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然而,有个别行政人员不讲诚信。以权谋私,权大于法者,有之;决策不科学,政策不连续者,有之;行政不作为,言行不一者,亦有之。沈阳为了彻底改变这种不良状况,通过建立公务员诚信档案,打通诚信“绿色通道”,防止党员干部带病前行,以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
打通诚信“绿色通道”,“赏罚分明”是基础。赏罚分明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家的积极性。一部分人可以从另一部分已得赏或罚的人那里预见自己的命运,用“杀一儆百”或者“榜样的力量”来达到效果。将公务员的诚信状况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对造成政务失信行为的主要负责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予以公开通报批评。对诚信道德典范予以奖励,并公开表彰。通过“赏罚分明”引领公务员积极向“信”,夯实诚信“绿色通道”的地基。
打通诚信“绿色通道”,“有的放矢”是关键。公务员的失信行为并非普遍现象,也并非每个领域的通病,各个领域也各有不同。如果每个领域都采取统一的要求,就有可能使一些规定形同虚设,没有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因此,针对在一些重点领域的诚信问题,要分别作出明确要求,细化公务员的言行举止。通过“有的放矢”约束公务员自觉向“信”,筑牢诚信“绿色通道”的根基。
打通诚信“绿色通道”,“亡羊补牢”是保障。战国时楚襄王荒淫无度,执迷不悟,将劝谏的大臣庄辛赶出楚国。五个月后秦国趁机征伐,很快占领楚都郢。楚襄王后悔不已,派人到赵国请回庄辛,庄辛说:“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则补牢,未为迟也。”鼓励楚襄王励精图治、重整旗鼓。因此,解决公务员失信行为也要建立自我纠错、主动自新的关爱机制,在政务失信行为发生后主动挽回损失、消除不良影响或者有效阻止危害结果发生的,可从轻或免于实施失信惩戒措施。通过“亡羊补牢”鼓励公务员主动向“信”,填补诚信“绿色通道”的漏洞。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诚信档案的建立倒逼党员干部讲诚信,从而树立政府公信力,上行下效,对于推动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都大有益处,值得点赞。
(合江县白鹿镇人民政府 黄橙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