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正在筹办公司的徐燕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下载了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尧化门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市场主体不见面审批系统”手机APP,开始申请营业执照。审核通过后,徐燕手机收到了《受理通知书》,相关法律文书则通过网络,实时传送至栖霞区市场监管局后台集中审批。20分钟后,徐燕的营业执照就打印出来了,工作人员交EMS快递,递送给她。
为推动改革落地,释放发展活力,南京市栖霞区按照江苏省委、省政府“不见面审批是原则、见面审批是特例”的要求,加快构建“不见面”审批办事模式,将公司登记等48项区级审批事项、低保证明等134项街道级审批事项,通过“不见面”审批方式完成。
十八大指出,要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围绕目标,各级、各地、各部门都展开积极的探索,总结出了不少好的模式,取得了不少好的经验。从“折返跑”到“最多跑一次”,从“证明我妈是我妈”到简政放权大刀阔斧砍掉各类奇葩证明,从“不得说不”到“不见面审批”,我们看到的是政府职能结构的优化、服务态度能力水平的提升、行政效率的提高。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见面审批”已具备现实的物质条件。从电缆、光纤到卫星通信、移动通信,从互联网到互联网+,从行业系统应用软件到手机终端应用软件APP,从QQ到微信,从邮件到物流,从窗口柜台到电子政务,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及其快速的推广应用,使得无论是信息还是实物的传递都变得越来越安全、快捷和方便。“不见面审批”已完全具备了现实的物质的条件。
大力推进“不见面审批”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应有之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宗旨,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是十八大提出的具体目标。安全、快捷、方便的“不见面审批”不正是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吗?“不见面审批”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具体措施,也是一项重大成果。各地应当大力借鉴、推广。
然而,任何改革都有阻力,不可能一帆风顺,都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现实中,丁义珍式的跪式窗口、郑女士式的往返跑、“不懂就别问”“领导可以插队”等现象依然还时有发生。可见,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征程上,比技术物质条件更难攻克的往往是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态度。
(四川省合江县城关中学 陈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