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表彰先进、弘扬正气,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对标先进、见贤思齐,凝心聚力、开拓奋进,在促进改革发展稳定中当先锋、作表率,党中央决定,追授廖俊波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党中央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向廖俊波同志学习。
廖俊波,一个平凡而崇高的名字,近3个月来,一直占据着我们的心灵。这位年仅48岁的全国优秀县委书记,于2017年3月18日,因公殉职。3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向廖俊波同志学习,不忘初心、扎实工作、廉洁奉公,身体力行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中共中央决定追授廖俊波同志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在脱贫攻坚的冲刺阶段和十九大即将召开之际,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十八大以来,在党的领导下,精准扶贫与反腐倡廉两场战斗同时打响,齐头并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在这潮起潮落的伟大时代,怎样在两场战斗中冲锋陷阵、踏浪而行,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的考验。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公务员们就倍感工作压力之大,有的丧失工作信心,有的还提出“辞职”。其实,很多时候之所以“不识庐山真面目”,确实是“只缘身在此山中”罢了,任何工作,只要尽职尽责,就没有无限度的轻松,就有一定的压力,但也一定能从中找到正确的人生坐标。
有人说廖俊波同志属于“工作狂”,的确不假。他当事不推责、遇事不避难,抓工作“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以“背石头上山”的劲头带领干部群众苦干实干,常年奔忙在项目建设、园区开发、脱贫攻坚工作一线。对于他来讲,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并不多,对工作的追求,为人民的利益,他确实“狂”得很。但是,在他的身上却看不到令人生畏的压力,有的只是永远快乐的正能量。
应该说,他把工作当事业,他把家庭当港湾,他把服务演绎为习惯,他把人生修炼得无比精彩。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似乎一个好干部就不会是一个好家长、好儿子、好丈夫。有了这样的“定势”,广大机关工作人员就总是觉得自己活得很累,找不到多少幸福感。而在廖俊波同志身上,可以说兼收了“鱼和熊掌”。他,在努力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同时,他享受着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快乐。大家累了,他会唱一首《蜗牛与黄鹂鸟》为大家解乏;偶尔回一趟家,他会烂漫地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累并快乐着”,在廖俊波同志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原则问题上,廖俊波同志严守廉洁底线,做人光明磊落,从不利用权力、地位为自己和亲属谋取私利,时常叮嘱家人多付出、多奉献,不搞特殊,以良好的形象和口碑赢得了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广泛赞誉。这就表明,不管道路多么坎坷,也不管条件多么艰苦,只要“为人民服务”的情怀没有变,再苦也是“乐”。这,就给广大党员干部敲响了警钟,不要谈“苦”色变,而要把为群众利益而吃的“苦”作为自己工作的乐趣、人生的乐趣。
“坚定信仰,矢志不渝”,决战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全面冲刺小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已经到来。我们当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向“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廖俊波同志学习,坚定崇高的“信仰”,从本职工作做起,从每一个细节做起。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调整自己的心态,找准人生的坐标,切实感受“尽职”的快乐!
(合江县自怀镇 何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