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50410485

县委书记公开检讨 应会知耻后勇

www.gcdr.gov.cn (2017-05-17) 来源:共产党员网

“在2016年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中,我县考核结果全省挂末。对此,县委、县政府集体深刻检讨,作为县委书记和全县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我负主要责任。”13日,在贵州省第三次大扶贫战略行动推进大会上,天柱县县委书记陆再义公开检讨。

按照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对全省9个市(州)、贵安新区、66个贫困县、19个有扶贫开发任务县的党委和政府2016年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进行考核。其中5个县被评为“综合评价较差的县”。不仅天柱县委书记陆再义公开检讨,其他四县的县委书记也进行了公开检讨,全面查摆问题,并对如何全力抓好整改、迎头赶上做了表态。

扶贫攻坚工作做得不好,县委书记当然要负主要责任。正如陆再义公开检讨时所说,2016年全省挂末,落差巨大,主要是思想认识不深刻、工作作风不扎实、干部管理不严格、统筹指挥协调不到位等原因造成。这些原因都与县委书记这个“一把手”是否正确履职履责有着莫大的关系。扶贫攻坚,领导干部是关键。精准识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都取决于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取决于领导干部制定的可行措施和实际行动。

因全县扶贫工作做得不好,县委书记公开检讨却不常见。这种不常见,恰恰表现出该省抓扶贫攻坚的力度,狠抓“关键少数”。这种不常见,也恰恰表现出县委书记的敢于负责、敢于担当。脱贫攻坚考核挂末,该检讨就检讨,该公开检讨就公开检讨,不必遮遮掩掩,这才是直面工作问题应有的态度。

县委书记公开检讨必会知耻后勇!脱贫攻坚是实现全面奔小康的关键,是我国现阶段主要的民生事业,也是重要的政治任务。在当前来说,努力如期完成扶贫攻坚就是大局任务,领导干部就应该牢固树立“抓好扶贫是本职,不抓扶贫是失职,抓不好扶贫是渎职”的意识,用更务实清廉的作风担当起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之责。要始终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去工作,坚持“干”字当头,把精准扶贫责任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始终冲锋在扶贫攻坚第一线,以实绩实效向党中央向人民群众交出满意答卷。

县委书记公开检讨不多见,5个县的县委书记进行公开检讨更是稀罕。这样的公开检讨,必能促进该县乃至该省扶贫攻坚工作突飞猛进,确保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

(简阳市 扬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