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院门把水随意泼到门口的土路上,几个人在路边凑在一起嬉笑聊天不用担心地左顾右盼,午后好好在家休息不必再揪心村里大喇叭突然响起“骂街”声……2015年秋天,在河北省定州市大辛庄镇泉邱二村,这些在农村再寻常不过的事儿却具有了里程碑式的的意义:网友称为“最牛村主任”的孟玲芬被抓起来了,村民“谈虎色变”的日子终于结束了。(《法制日报》2月24日)
“最牛村主任”最终被关进的“牛栏”,这确实是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然而,反腐的目的,不在于有多少个贪官污吏被绳之以法,多少个“地主”恶霸被打落马下,而在于如何才能有效杜绝腐败问题再次发生、腐败毒瘤再次繁衍。
尤其是在最基层的农村,基层政权最需要打好根基的地方,更应该铲除腐败的土壤、撤掉贪腐的温床。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村主任、村支书往往是村里说话最具权威、最具影响力的人员。这些说话“管用”人员,有的是政治觉悟高的,有的是德高望重的,有的是地痞流氓或者黑社会。由于抬头不见低头见,人们对这些人往往不愿意轻易地去正面触碰,再者,谁家上上下下都有老老小小,一旦与这些人发生冲突,对自己都会带来诸多不利的后果。
正是因为在农村和基层说话“管用”的人员复杂、素质参差不齐,所以,像“最牛村主任”之类的村干部,应该不只孟某这一人,类似现象也不只是在泉邱二村这一村。当下,有必要以处罚“最牛村主任”为契机,来一场声势浩大的整风行动。通过让纪检干部沉下去,让民众的声音反映出来,让真正德高望重者上,让地痞流氓者下,逐步让基层政权掌握在正直无私、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一心为群众着想的干部手中,逐步打造基层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只要继续将反腐的力度深入下去,继续将制度之网编密下去,继续将问责之剑狠斩下去,形成合力、形成威力,让人不敢触碰、无法触碰、不想触碰。不久的将来,全国各地的村民们都会像泉邱二村的村民一样,可以安静的生活、快乐的度日。
(中共北川羌族自治县县委组织部 季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