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报 》9月30日刊载
常走走群众走的路
伍正华
他,2/3的时间都在路上;他,总是穿着一双黄胶鞋走村串巷。新时期的好干部兰辉用短暂的一生,走遍了故乡的山和路;也以无限的赤诚,诠释了一个最为朴素的道理: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就要常走走群众走的路。
这条路,可能是农民兄弟扁担压弯腰的田埂,可能是下岗工人天不亮推车出摊的小巷,可能是外来务工者忙碌不停的工厂流水线,可能是留守儿童上学时必须翻越的沟沟坎坎……
这条路,有时像春运的车站拥挤不堪,有时又像震后的废墟一片沉寂;有时像旅途的美景百看不厌,有时又像悲情的小说不忍卒读。世相百态,人情冷暖,这条路上每天都在真实上演;辛勤打拼,守望相助,这条路上每刻都在不断重复。它是百姓生活的一幅画,也是社情民情的一扇窗。
群众路线,简而言之“一来一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可以说,我们绝大多数的党员干部都是从这条路上走过来的,衣上都带着路上的尘,鞋上都带着路上的泥,就像孩子对母亲、游子对故乡,都有着与生俱来、难以割舍的感情。
但是,为什么一些党员干部走着走着就迷了路呢?及至接受党纪国法严厉裁处之时,有的才猛然记起自己的“放牛娃”出身,有的才痛哭流涕追悔无法照料家中年事已高的母亲。甚而至于,有的可怜兮兮地恳请保留自己的党籍。
从草鞋到皮鞋,从牛车到小车,从衣衫褴褛到西装革履,境遇变了,条件变了,可党性不能蒙尘,官德不能沾泥!小平同志讲,共产党员是普通人中的先进分子。不论做多大的官、掌多大的权,都是普通群众的一员,都是老百姓的娃儿,只不过权力越大责任越大、付出应越多而已。
干部勤走“忧心路”,群众才能走上“放心路”。常走走群众走的路,就会更加体贴困难群众生活的不易,更加了解社会转型的艰难,更加领会执政为民的深意。这条路上,党员干部是拉车的人,推车的是群众。没有亿万群众的齐心协力,车不仅跑不快,陷进泥坑了也难拉出来。
群众路线,有“路”才有“线”。常走走群众走的路,才能确保党群关系始终不断线。这条路上,不仅有坐在办公室里听不到的实情,更有隔着玻璃窗换不来的真情。常摸摸群众手上的茧,思想上会不会少长些茧?常坐坐群众的炕,处理棘手问题会不会少一些难堪?常听听群众的抱怨,为党付出会不会少一些怨言?实践证明,你把心交给群众,群众就会把手交给你,与你手牵手,肩并肩,心贴心。
世间的路千万条,人生的路也不是惟一。但对于8600多万党员而言,不论选择哪一条路,不论采取哪一种走法,都不要忘了常走走群众走的路。因为,自诞生的那一天起,我们党始终与群众是“同路人”,不论国家之强盛,还是民族之复兴,都要靠全体党员干部和亿万人民群众一块儿苦,一块儿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