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26144042

四川推动急需人才向贫困地区集结 智汇一线 力斩穷根

www.gcdr.gov.cn (2020-05-09)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核心提要

●采取“特设岗位”方式引进、志愿者直接考核招聘到服务地等方式,2019年为基层事业单位补充优秀人才4.2万名。

●深入实施深度贫困县“一村一幼”“一村一医”“一乡一全科”“一户一名技术能手”培训,轮训基层学前村级教师8863名,开展在岗乡村医生培训并考核合格6980名、完成全科医生转岗培训400人。

●以“人才+项目+团队”方式,每年组织70多个团370余名专家深入基层,集中开展示范培训600余次、开展技术指导1700场次、培养本土人才8000余人次。

●推行岗编适度分离新机制,推动超过18万专业技术人才到基层开展服务。

近年来,四川省出台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的多条措施,推动急需人才向贫困地区和基层一线集结,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创新基层人才引进政策。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改进基层人才引进方式方法,推动急需人才向贫困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大从“双一流”高校定向选调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力度,畅通基层事业人员招聘通道。通过放宽学历要求、开考比例、报考年龄、专业限制,允许部分职位可面向本市州户籍人员和退役士官士兵定向招录,采取“特设岗位”方式引进专业人才、推动志愿者直接考核招聘到服务地等方式,2019年为基层事业单位补充优秀人才4.2万名,全省基层专业技术人才空编率下降至5%以内。泸州市、达州市等地加大基层人员招录力度,对报考县、乡事业单位的,适度放宽学历、年龄、专业等限制条件,招录引进教育、卫生、农业等急需专业人才1900多名。巴中市有计划地从事业单位调任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到重点乡镇担任党政副职,调任52名优秀人才到基层任职,平均年龄不到30岁。自贡市、广元市等地充分利用在外人才多、家乡情结浓的优势,分别实施“返乡人才创业工程”“广元籍人才回引计划”,引进各类返乡创业人才4000余名。

加大乡土人才培养力度。围绕乡村振兴和持续稳定脱贫的人才需要,将人才培养培训重心下移,综合施策,打造一支“永久牌”人才队伍。加强人才定向培养。整合全省高校教育资源,结合基层教育卫生、农林水牧渔、生态环境、产业发展等领域的人才急需和编制空缺情况,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上岗的方式,2年为基层一线培养3539名紧缺专业大学本科生。强化人才教育提能。深入实施深度贫困县“一村一幼”“一村一医”“一乡一全科”“一户一名技术能手”培训,轮训基层学前村级教师8863名,开展在岗乡村医生培训并考核合格6980名,完成全科医生转岗培训400人。加强订单培育。紧扣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优势产业的人才急需,每年选送2000余名干部人才上挂锻炼和访问研修;实施民族地区旅游人才培养引进行动,投入3000万元资助建设10个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培训2000余名旅游人才,探索人才服务产业扶贫的新路径。泸州市实施公费定向培养乡村教师、乡村工匠、“酒城三农之星”等培育计划,为贫困地区培育免费师范生、乡村匠艺人才、农业实用人才650多名。达州市开展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提升培训计划和名师支教、科技惠农等系列活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500余名,选派引导1026名农业科技人才到基层一线开展服务。

构建智力帮扶协作机制。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以构建智力帮扶机制为纽带,积极引导各类人才在基层一线建功立业。深化对口帮扶工作。推动省内经济较发达的7个市、35个县结对帮扶深度贫困县,全覆盖建立贫困县至少有1所高校、1家科研单位、1家医疗卫生机构、1户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的“1+4”对口帮扶关系。阿坝州、凉山州、甘孜州等地分别通过引进四川嘉祥教育集团试点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争取教育部领航校长培养基地结对帮扶、与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建立医疗人才“传帮带”机制,培训教育卫生人才5000余名。用好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主动加强与浙江、广东两省工作沟通,协调接收教育、卫生人才1709名、其他专业技术人才694名赴外挂职学习。构建人才智力帮扶机制。紧扣基层经济社会发展急需领域特别是产业扶贫项目,以“人才+项目+团队”方式,每年组织70多个团370余名专家深入基层,集中开展示范培训600余次、开展技术指导1700场次、培养本土人才8000余人次。积极推动“传帮带”工作,实现省内429家内地优质医疗卫生单位与贫困地区578家受援医疗卫生机构建立结对关系,选派1722名医务人员到基层一线服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下沉党员医护人员近7万人坚守疫情防控一线。

完善人才正向激励制度。创新人才评价、管理、激励机制,让基层人才安身、安心、安业,为他们打赢脱贫攻坚战、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保障。开通基层人才评价绿色通道。放宽基层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年限,对在基层工作的高校毕业生,首次申报评审职称可提前1年;对在民族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贫困县连续工作4年以上且考核合格的,在申报中级、高级职称资格时,其任职年限可放宽1年。在教育、卫生、农业等系列建立“定向评价、定向使用”评审制度,2019年评定副高及以上职称1800余人,其所获职称资格、学历在所在县或同类区县有效。推行岗编适度分离新机制。支持事业编制在全县范围内统筹调剂使用,在基层教育、卫生、农业、林业、科技、宣传文化等领域和行业实行“岗编适度分离”,对新招事业人员实行“县招乡用”“县管校用”,在基层工作期间享受基层相应待遇。截至目前,通过岗编适度分离推动超过18万专业技术人才到基层开展服务。拓展基层人才成长空间。对在乡镇专业技术岗位工作10年及以上的,在竞聘上一等级专业技术岗位时,可不受本层级最高等级、岗位数额限制;工作30年及以上的,可不受本单位岗位结构比例限制申报评审上一级职称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