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9年4月26日,省委组织部召开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在川选调生座谈会。座谈会上,10名选调生代表作了交流发言,现将选调生代表发言材料梳理汇编,供大家学习借鉴。
内江市政府办公室四级主任科员陈欢
一、积极的人生态度让我更有方向。
理想和信念是我们做人、做事的精神支柱,坚定的信仰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能让我们克服工作中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收获持久的工作动力。大概是在三年前,我到市政府办公室工作,由于是新人,所以先到综合科,综合科的事务性工作非常的繁杂(据统计,仅收发文这一项,平均每年都有九千余件),工作强度远远超乎我的想象,尽管全心投入、小心谨慎,但仍在紧张与混沌中犯了不少错误。加班更是常态,经常有朋友问我:你平时下班后在做什么?我说加班,大家都不相信,但事实确实是这样的,每周能有一两次准时下班,已属幸运,有时还得工作至深夜,节假日也是随叫随到,领导、其他科室的同事,都是如此,并且习以为常。对此我们有时候也会吐吐槽、发发牢骚,但一旦遇到紧急任务,大家都会自觉的回到岗位,我常常在思考是什么支撑着大家十年如一日加班加点的工作。后来一位领导说,办公室工作的价值,不在于一时的表演,而在于常年的奉献;不在于新奇的花招,而在于默默的坚守,让我印象深刻,也让我渐渐懂得在日常工作付出的背后是家国情怀、为民情怀、务实情怀,是一种信仰,它在我们迷茫、彷徨的时候指明方向,给予力量。选择成为一名选调生,选择的不仅是一份工作、一种生活方式,而是一种价值、一种信仰,这种信仰就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正如校歌里的歌词——人民需要我们到哪里,我们就要到哪里。在以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我将保持初心,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埋头苦干、扎实工作,让个人价值在奋斗奉献中得到升华,让个人成长与时代脉搏合拍。
二、艰苦的基层磨练让我更有底气。
如果说工作的第一年是适应期,那么从第二年开始就是磨练期。除做好各类收文和会议协调通知等本职工作和日常事务性工作外,逐渐需要承担其他的工作任务。其中一项比较重大的挑战就是协助推进政府OA系统建设和运行,我积极参与前期的论证以及流程编辑、修改、完善,2017年7月系统开始试运行,刚好是从我自己的那部分工作开始,从线下转到线上,本以为是自然而然的事,却没想推进的阻力非常大,在这期间第一次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深切的体会到了新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是工作还是要推进,我逐渐由一名工作人员变成说客、最后又成了技术顾问,经过反复的沟通协调,17年9月该系统在办公室内部正式运行,截至目前,已正式运行了1年多,覆盖177个市级部门、427个县(市、区)级部门,全市公文流转效率明显提升。当时做这些的时候只感觉到压力,现在回味起来还是有很多的收获,也许这些都不值一提,但确实可以给自己以信心和鼓励,让我更有底气,我想作为一名选调生、一名北外人,就要有舍我其谁的当担精神,要不怕担当,敢于担当,遇到难题不推诿,主动参与一些急难险重工作,不断提升应对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
三、谦虚的学习习惯让我收获帮助。
学习是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要想游刃有余的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履职尽责,首先,需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对本单位、本岗位的工作职责、业务要求、工作流程、重点难点了然于胸。文稿起草是机关单位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记得第一次独自承当一项文稿起草工作,尽管下足功夫,但是初稿质量很不理想,直接被退回要求重写,这让我有一种很强烈的危机感和挫败感,倒逼自己加强公文写作的学习,通过不断的向领导、同事请教,我明白了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逐渐能够写出符合要求的文稿,未来我将通过多看、多听、多学、多思、多练,努力做到“提笔能写”。其次,要充分认识和把握国情、省情、市情和本行业的前沿动态,特别是要熟悉各类政策规定,以更宏观、更专业的视角思考问题、看待工作。比如了解一下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规范性文件的管理、议事协调机构成立的前置条件,确保各项工作的开展符合上级精神、依法依规;掌握基本的保密知识;2018年,我们办公室迎接了省、市保密部门的检查,在梳理资料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许多需要注意的问题,近年来,窃密手段不断翻新,泄密途径日益增多,我们很多校友都从事涉外工作,可能经常接触到一些敏感信息,大家都可以学习一下保密法,增强保密意识,防止过失性泄密,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
三年来,在不断的磨练与苦难中成长,在不断的学习和思考中成熟,3年前的初生牛犊,到3年后的我,用更成熟的面孔面对母校和组织检阅,内心有些许忐忑,但更多的是自信,请组织和母校放心,我将保持初心、主动担当,成为一名组织信得过、靠得住、能够用的选调生,不辜负组织和母校的培养。
成都市商务局国际合作处副主任科员王静敏
一、心怀感恩、饮水不忘挖井人。我们非常幸运,作为16届的毕业生,正好搭上了北外到四川选调生选拔第一趟“直通车”,成为了一名选调生。在此背后,一是要感恩母校,三年的学习生涯厚植了我内心深处强烈的家国情怀,赋予了我国际视野、知识储备与实践能力,让我在踏入社会门槛时具有充足的信心与力量,并陪伴我一路前行。二是要感恩省委组织部,让我有机会踏入四川,踏入天府之国,感受其宽广的胸怀,厚重的人文以及平和迤逦的风土人情,并深刻感受到各级组织对选调生的包容与理解,一路走来的关心关爱。
二、勇于担当、岂因祸福避趋之。北外曾经是我们共同的荣耀和光环,进入社会后,这份荣耀与光环则意味着更多的责任与担当。回望这三年,一路坎坷也是一路成长,曾经因为高负荷的工作精力憔悴,也曾经因为复杂与艰巨的任务而掉下眼泪。我还记得前段时间处室只剩下处长和我两个人,面临5个人的工作量,节奏快到每天喝水上厕所的时间都不舍得浪费,天天加班至很晚已成常态,甚至晚上做梦都是工作。偏偏那段时间体检出身体出现问题,医生严厉催促我休息复查,而自己的责任感又迫使我没办法离开工作岗位。种种压力导致我某天晚上一个人在办公室边加班边流泪,甚至萌生了辞职的冲动。平静下来觉得年轻人就该担重任、选调生就得扛得住,第二天照常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风雨之后见彩虹,亲身经历过才能真正成长,无论任何时候,我仍然坚信,选择作为选调生就应该义无反顾,作为北外人就应该为这面旗帜增光添彩。
三、乐于进取,壮心上下勇求索。刚进入机关工作时,我一度怀疑自己,因为我发现自己的语言体系跟机关里的好像是两回事,犹记得第一次听到“对接”这个词时还诧异为什么不说“沟通”,第一篇自以为写的不错的信息被领导改的面目全非时还沮丧了半天。但是机关真的是一个能使人快速成长的地方,因为机关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机关里也藏龙卧虎拥有许多大神级别的人才,机关里我们接触到的也都是影响全区、全市或者全省的指导性文件。这样的环境倒逼我们汲取营养、积累、总结与思考,飞速成长。现在的我虽然写公文还是觉得困难,但起码不觉得要命了,待人接物、对接工作等都游刃有余了,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能力也得到了转变和提高,甚至可以独当一面了。近3年来我参与接待了奥地利总统及总理代表团、德国、法国等多个国家政企代表团;参与组织策划了中欧一带一路峰会、中欧中小企业合作上海推介会、成都国际商务体验行等系列活动;参与了成都经开区扩区发展、成都国际合作园区建设及争创蓉欧铁路港国家级经开区等跨领域的工作,得到了多方位锻炼。
从初入社会的莽撞青年到不辱使命的沉稳选调生,我深刻体会到博学善思、明辨笃行的重要性,在这里,有三点收获想与大家分享:一是让学习成为习惯,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既及时掌握国家、省、市客观层面的新要求,又要掌握国际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形成观察世界的敏锐眼光,培养国际化视野,发挥专业优势,站上更大的舞台展示自己。二是让实干成为习惯,不断提高执行力与落实力。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坚持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戒骄戒躁,勇于担当。三是让反思成为习惯,在比较、交换和反复中提升本领。在工作中善于总结,善于发现问题,创新思维,拥有更加灵活的方式方法。
当前,四川正在大力实施全面开放合作战略,构建“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我们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肩负更重要的责任和使命。我一定会牢记北外人的使命,铭记选调生初衷,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从本职工作做起,一步一个脚印,为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选调生奋斗不息。
中共成都市委社治委科员周宗华
2016年毕业时,作为一个刚从校园大门跨入机关大门的新“蓉漂”青年,刚开始时面临着工作经验不足和完全陌生的环境,心里对能否适应机关工作、融入当地生活充满疑惑,组织上对北外毕业生格外厚爱,由处长对我进行传帮带,让我较快实现了身份的转变和环境的适应,与此同时,根据我个人成长情况,不断压担子,逐渐把一些重要性工作交给我处理,在2017年9月,组织把我选派到市委新成立的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让我有机会参与到这样一项没有现成经验借鉴、攻坚克难的系统性改革工作,面对重重挑战,我始终将母校“兼容并蓄博学笃行”的校训融入单位工作中。我们单位的主要职能是聚焦成都市社区发展治理,“统筹协调、资源整合、重点突破、顶层设计、督导落实”,协调各部门资源、调动各方参与,以社区这一小切口做城市治理的大文章。这几年,我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参与社区发展治理顶层设计,参与起草了成都社区发展治理纲领性文件“社区发展治理30条”;负责起草了涉及城市更新、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社区工作者规范化管理、社区志愿服务等涉及社会治理重点领域改革的政策制度。二是参与推动市民生活品质提升。负责开展了全市的小区、院落绿化美化行动,最终推出了100个全市最美小区(院落)。负责全市停车资源共享利用工作,形成智慧停车调研报告,为市委决策提供参考,目前成都市已经有200多个社区,14000多个泊位实现共享停车,41个智慧停车场正在开工建设。参与推动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定了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全市已经试点的小区有100多个。成都市万人调查显示,96.6%的受访群众表示社区环境面貌发生可喜变化。三是参与提升社会凝聚力。负责社区志愿服务日的选定和发布,成都是全国首个设立社区志愿服务日的城市,负责协调创作了成都社区志愿服务之歌—《爱在邻里间》,筹办了成都市四大班子相关领导出席的社区志愿服务启动仪式,相关工作获市委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肯定性批示。四是参与提升群众幸福感。由于市委社治委主要是做人的工作,2018年全年,我接手了8封来自市长信箱的市民信访件,有涉及物业纠纷、停车费涨价、违章搭建等等,经过现场走访和协调解决,虽然过程艰辛,最后来信人还是很满意,问题也得到了解决,我本人非常荣幸获得了成都市2018年网络理政先进个人。
总体感觉,我处理的工作主要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像乡镇(街道)职能转变、社区减负、社区干部薪酬待遇提升,这些一个部门做不了或者多个部门做不好的老大难工作,特别需要联系上下内外、淡化分歧、保证改革顺利平滑进行,这一点特别契合我们校训中“兼容并蓄”的精神内涵。另一个是像智慧停车、全市市民生活服务平台、基金会这类新时代城市发展的产物,没有现成经验可循,特别需要提高专业水平、学习专业知识,这一点也是校训中“博学笃行”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我感受到只有多做工作,才能实现个人的快速成长,在此,要特别感谢省市委组织部给予我这个学习和锻炼的平台,让我开拓了眼界、得到了锻炼。同时,衷心感谢母校的教诲,养成了北外人海纳百川、博取众家的品质特性,让我能够很好应对工作复杂性带来的挑战。
全面审视自己,对照组织和母校对我们的期许,还存在很多方面的差距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改进,不辜负组织的培养、不忘却母校的培育。一是始终保持初心,坚持眼睛向下,始终把尊重群众意愿、满足群众需求,办好群众家门口的事作为我工作的遵循。二是积极开拓进取,提升个人精神区位,保持干事创业的热情,树立崇严尚实的工作作风。三是锻造过硬本领,涵养专业精神、提升专业素养,真正把社会治理学懂弄通,更要强化复命意识,对组织上交办的事项要句句有回音、件件见落实,提升画句号能力。
成都市武侯区跳伞塔街道科员吴艾伶
第一个关键词是“无悔且坚定”。择业之初,不少应届毕业生都把“专业对口”作为工作的必要条件,我没有从事专业相关工作,而成为了基层公务员队伍的一员,也会经常听到不少的疑问和惋惜。然而我相信每个职业都有它存在的意义和独特的价值,任何一份职业都是光荣的。做一名选调生,既是在追求更加广阔的平台,更是在以实际行动响应时代号召。学校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专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不断学习的能力,我始终谨记“处处留心皆学问”,从接打电话、收发文件、起草通知、拟制文件开始,在繁琐的日常工作中,端正心态、立足本职,将责任心和使命感落实到手中的具体工作中,不断在一件件小事中打磨自己。
第二个关键词是“学习与成长”。选调生这个响亮且自带光环的名字,对我们来说既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无形的压力。离开学校,脱离学生身份,成为选调生队伍的一员,并不意味着可以停止学习,工作让我们进入了一个更广阔的学习天地。通过仔细学习研读中央、省、市、区各级文件政策,了解国情、省情、市情、区情,为工作开展奠定基础;持续专业领域的学习,如现代服务业、商贸流通、电子商务、对外贸易等领域,为工作开展提供背景支撑与理论基础;积极应对业务挑战,坚持干中学学中干,努力做到善学善总,善思善行,知行合一。两年多来,我从对经济工作完全陌生到如今每月撰写分析经济指标运行情况报告,从对办公室工作一无所知到每年培训新来同事机关公文处理知识。不断倒逼自己去请教去学习去研究,将“本领恐慌”转化为学习动力。
第三个关键词是“实干与担当”。在斯瓦希里语中有一句谚语“Mfugajihasahaumnyamawake”,原意是牧民不会忘记他的牲畜,实际上就是在告诉我们做好本职工作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办公室的工作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工作无小事,处处是细节,每一个电话、每一份通知、每一条信息都很重要,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认真做好手中小事、细事、琐事,凡事多考虑一面,工作多做一步、思考更深一层,养成勤恳务实、善于担当的好品质,才能真正提高工作能力,将工作任务、领导要求高质效地落到实处。
新时代赋予千千万万选调生新的使命,感谢组织的培养、领导的厚爱和母校的支持,未来道阻且长,我将永远不忘初心,脚踏实地,坚守“兼容并蓄,博学笃行”的校训,牢记“人民需要我们去哪里我们就去哪里”的家国情怀,不断学习,拓宽视野,勇担当代青年责任,早日成长成才,不负组织期许。
达州市通川区委宣传部科员罗宁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离校近三年,我们从北京来到四川,母校慈母般的目光也追随千里、常驻我心。2016年夏,母校送第一届急需紧缺专业选调生入川,带我翻开了人生新篇章。前有2017年赵书记带队远赴绵阳看望我们,现有袁校长亲自带队到成都与我们亲切交流。你们用校歌教导我们,“人民需要我们到哪里,我们就到哪里”;你们又用行动告诉我们,“学生需要我们到哪里,我们就到哪里”。作为北外人,我感动也自豪于母校对学子这份深深的爱。在这里,分享“摔打”中成长的两件小事。
第一次哭。其实工作以来哭过两次,第一次是上次咱们的座谈会,在安处长说他持续关注着我们并且给予了机会和支持的时候,我这个来自川东北小县城的湘妹子压抑不住心中的感动。但当众哭鼻子有点丢脸,我们就此翻过这一页,说说第二次。在市委宣传部工作期间,有位副部长曾说了一番认可和关心我的话,具体不赘述。在此之前,他一个一米八的大汉声如洪钟,无形中总给我很大压力,那番话以后,他在我心里突然就柔软了起来,让我知道,自己的付出、委屈、挣扎,他都在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不自觉就热泪盈眶。这一哭让我明白了什么呢?一是要加倍努力工作。你得到的欣赏、包容都源于你的人格、态度和能力,工作才是你的立身之本。我刚刚从区到市,还没熟悉新环境,就独自一人承担外宣科全部工作,没有科长副科长耳提面命,只有副部长要结果要成效。新闻科班出身,我有一定的资本和自信去开展外宣工作,包括制作外语形象宣传片、安排市长电视采访、撰写书记市长专访稿件、谋划重大招商活动专题宣传、承办全市新闻发言人培训等,我一次次竭尽全力精益求精,也一次次在工作中成长进步。我想如果没有认可,领导应该也不会那样亲切地与我交流。反过来,愈是感动愈要努力,愈要对得起领导给予的信任和关怀。二是要懂得感恩。知恩感恩是为人处世的“基本色”,大家都是年轻人,一点苦一点累一点痛不算什么,别把一切都看作理所应当所以不知敬畏不知进取。感恩是让一个人在充满希望的同时放低期待,你会发现,心宽了路也宽了,前方条条是大道,生活处处是惊喜。
另一件事是第一次挨批。我刚借调来省委组织部办公室不久,就被单兵派去给进驻四川长达一个半月的中组部调研组搞后勤服务。刚开始完全是兵荒马乱,客人分批到了机场到了酒店到了电梯口出去散步了事无巨细需要我联系,工作人员没房卡没饭票没油性笔没剪刀胶棒用机动车辆我要负责,宾馆人员一日三餐用会议室用体育馆更换布置采购食品我也要负责,一天在宾馆来来回回地跑上趟是常事,身心俱疲。忙中难免出错,有次细节没衔接好,被领导严肃批评了,当时我也很委屈。后来她对我说:出现问题很正常,我们的工作就是不断解决问题、避免失误的过程。那一刻我茅塞顿开,要摆正对工作的认识,别以为没问题不出错就是好,它也可能是无贡献不作为。工作应该是别怕事别怕错、多动脑多动手,任务可以沉重,但是心理一定要轻松,去理解试错的价值、享受它带给你的改变。
回顾三年的工作生活,我深刻体会到,人的状态都是波动的,有高峰期有低潮期,我们要成熟稳定地调整自我,努力达到一个享受工作的长期积极状态。刚毕业做新闻时,我早上六点跟征拆主任上山测量、下午看副主任做群众工作、晚上凌晨一点听副区长开火车站片区征拆工作会,争分夺秒抢投稿时间;我从早到晚一顶草帽一个相机跟着书记调研脱贫攻坚,晚上诗兴大发写三四千字的文章。到市委宣传部后,我熬到凌晨五点写篇论文、睡俩小时在副部长来讨论稿子之前回家冲个战斗澡、准备精神饱满地接受他的“枪淋弹雨”;我柔声细语、耐心暖心地对待各级媒体记者。借调到省委组织部办公室以来,我一直认为协调服务、联络沟通是我的短板,但为了修补这块短板,批评再多我也受得住,压力再大我也挺得住!
三年来,我的工作生活还是有滋有味、多姿多彩,我深深地热爱我的工作和我的选调生生涯,再大的风雨也经得住,再大的困难也会微笑面对。最后,祝大家不忘初心,珍惜韶华,立鸿鹄志,练真本领,做实干者,新时代展现新作为!
省外事办欧洲非洲处四级主任科员谭秋果
一、高级别外宾代表团访问接待
参与接待了2016年11月德国时任副总理兼经济部长加布里尔来川出席第十六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和2018年意大利副总理迪马约来川出席十七届西博会;2018年4月奥地利联邦总统范德贝伦、总理库尔茨联合访川,见证奥地利驻蓉总领馆开馆;2018年12月,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访川,前往成都、都江堰参观,考察震后重建情况。其他高级别代表团有德国巴伐利亚州经济部时任国务秘书普希勒、成人和职业教育司司长登内伯格、德国北威州对外经济司司长特劳佩尔、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德国拜仁慕尼黑俱乐部等。每一次接待,从信息收集到食宿、交通,再到活动安排,我们坚持在各环节上严上加严,细之又细。事前,精心准备,周到安排;事中,悉心服务,积极交流;事后,主动跟进,落实访问成效。
二、省领导出访任务筹备
先后参与办理了省委省政府多位领导出访欧洲任务,在访问国家和城市上,既安排了传统重点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也兼顾一带一路重点捷克、波兰,并大力开拓北欧的芬兰、丹麦、瑞典以及设领重点国家奥地利、爱尔兰。大量琐碎和细节,必须保持清醒,精心设计路线和活动,与外方就细节反复对接沟通,确保各项公务活动精准衔接、顺利开展。
三、重大外事交流活动
参与了第四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组织了2017年和2018年的“看四川”国际友城青少年夏令营活动,德国北威州、英国莱斯特郡、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区、意大利特伦托省、捷克中捷克州和波兰罗兹省等友城等地区近200名青少年来川,带领营员们辗转成都、德阳、乐山、自贡、都江堰等地,体验传统文化,欣赏自然美景,探访历史古迹,见证开放四川的蓬勃发展,近距离与学生、市民交流互动,增进了川欧两地青少年的友谊,促进了民心相通。此外我还参与了德国巴伐利亚州和波兰罗兹省经贸代表处在川揭幕、四川省—北威州结好三十周年庆典、四川“巴伐利亚之夜”等重大外事活动。
四、日常文稿和办案
除了外宾接待、出访和外事活动筹备等工作,我先后负责撰写了我省国别园区调研报告、四川省申办第五次16+1地方领导人会议材料、外事翻译工作手册以及庆典、揭牌仪式、友城夏令营等各项重大活动的致辞、总结报告等材料。
经过近3年的工作,我大大提高了外事工作组织协调能力、调研办案能力和公文撰写水平,拓宽了国际视野,增加了知识储备,处理各项复杂工作的能力有了质的提升。未来,我将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在外事岗位上继续兢兢业业、努力奋斗,为四川对外开放和交往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成都市锦江区发展和改革局副主任科员杨佳瑞
虽然已经毕业两年,但时常还会想起在母校渡过的七年美好时光。“兼容并蓄,博学笃行”是母校校训,“人民需要我们到哪里,我们就到哪里”是北外人代代传唱的校歌经典,北外“务实包容、拼搏奋进”的精神是我们的座右铭。我们不会忘记毕业典礼上校领导的谆谆教诲、毕业座谈会上老师的声声嘱咐。我们将不忘初心、不负众望、不辱使命,让北外精神在巴蜀大地上熠熠生辉。
在双桂路街道办经济工作部的一年工作中,我的工作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招商引资、项目促建等为企业服务方面,二是对接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各类汇报工作;三是服务群众工作,包括处理滴滴投诉、环保督察、社区服务调查等。在这一年的基层工作中,我慢慢养成了平时多学习多积累、事前做好多手充分准备、群众工作多份耐心多去换位思考的工作习惯。基层工作非常微观,更多的需要立竿见影的工作思路和灵活多变的工作方法,不太需要过多的修饰迂回,只要结果又快又好老百姓就是最满意的。基层工作丰富多彩又充满挑战,每个环节都很具体生动,让我快速的学习和成长。
在区发改局经济运行和产业发展科的近一年里,我的工作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掌握我区的经济运行情况,每个季度做好经济运行分析;二是熟悉我区“1+1+3”产业发展情况,促进产业健康发展;三是落实成都市“十字方针”里中优发展规划。发改局是经济综合牵头部门,我们的工作需要立足于整个区级层面来思考,比起街道办来说,站位更高、视野更广。在这里工作,需要统筹布局、纵深把握;需要更细致化的思考、更全方位的考量;同时,这段时间也让我对机关工作的各种流程更加熟悉。
在这里,非常感谢组织的信任和周密的安排,让我能在不同的岗位上对自己有了进一步明确认知,能让我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工作。我也会不负重托,保持学习的习惯,努力让自己一专多能,德能配位;也会保持谦虚的品行,磨砺意志,增长才干!
最后,请母校放心,我们在这里一切都好,我们会随时以一个北外人该有的良好风尚要求自己,坚定信仰、牢记使命,做生活的强者,当改革的先锋!
凉山州雷波县金沙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吉克史毅
我叫吉克史毅,今年32岁。今天我很激动,离开学校7年了,第一次有机会能够见到自己母校的领导和老师们,在这里,我给大家鞠个躬!2009年9月至2012年6月就读于北外英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专业方向是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也就是笔译专业),导师是柯克尔副教授。2012年成为四川省委组织部选调生,分配到大凉山雷波县工作,现任金沙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期间2013年,2014年,2015年连续三年参加了四川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2015年考上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在读(专业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
我的家乡是一个高山顶上的悬崖村,2015年,中央电视台进行了专题报道,习近平总书记看到悬崖村孩子们读书要爬藤梯下山很揪心,对四川脱贫攻坚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我小学也是悬崖村村小读的,当时所谓的村小也就一个班,老师是一个小学四年级毕业的代课老师,教室是一间简陋的土墙茅草屋。当时懵懂无知,没什么远大的志向,完全是在父母的强烈要求下上的学,偶尔听父母说好好读书,长大以后可以吃“大米饭和猪肉”。
从悬崖村到魏公村,从北外到川大,从大凉山大山深处到首都北京,我既经历过穷山恶水,也感受过大都市的繁荣昌盛,更领略过外面世界的多彩、增长了见识、丰富了阅历、也树立了不一样的价值观。毕业后,我回到了家乡,看看能够为这块生我、养我的地方做点什么。如今我是脱贫攻坚一线的扶贫干部,而儿时的伙伴却变成了扶贫对象。
我所在的金沙镇是雷波县比较发达的地区,全镇下辖9个村,但没一个村是贫困村。2017年省委组织部发文号召选调生奔赴脱贫攻坚一线锻炼,我响应号召,被安排到雷波县帕哈乡,担任扶贫挂职副书记,雷波县帕哈乡是中央纪委定点帮扶乡,中央纪委还选派了第一书记,扶贫任务相当重。
我本科和硕士学的都是英语,但工作场合更多时候用的是彝语——学校学的和从事的职业完全不沾边。有时我玩笑说,我的第一专业是党建工作,第二专业是纪检工作,第三专业是脱贫攻坚,同时选修了乡镇各项业务工作。
这么说,是不是说北外学的知识就毫无用处呢?肯定不是。有人曾问过我,北外读了那么多年的书,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的回答是:我一直认为自己很勤奋,但是进入北外以后,才明白我那点勤奋根本不算什么,北外让我深刻体会到什么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才明白什么叫牛人——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像牛一样辛勤耕耘的人。
毕业后,我把这种精神带到工作一线,并付诸了实践,特别是2013年脱贫攻坚启动以来,我的工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工作,摆个桌子就是办公室,加个床就是卧室,5+2,白加黑,周末保证不休息,节假日休息不保证。可以说白天当村民,晚上当干部,早晨当学生,节假日当爸爸、当丈夫、当儿子,舍小家为大家(母亲和老婆孩子都在西昌,雷波到西昌坐车要6-7个小时);牺牲学业,专注于脱贫攻坚工作,主动适应早上听鸡叫,晚上听狗叫的驻村生活,经常孤身一人走村入户,风里来雨里去,村情民意了然于胸,吃过民工的剩菜剩饭,吃过泡两次的方便面,把老干妈当作主菜。我深知群众的疾苦,深怕群众不知惠民惠农政策,任何场合都可以“婆婆妈妈”讲政策。我经常以较真的心态对待跟群众有关的点点滴滴,群众反映的问题“打破沙锅问到底”,直到给群众满意的答复。
具体来讲,我负责的是一个村的脱贫任务,叫渣波村,是四川省体育局定点帮扶的村,总共有91户建卡户,投入上千万修建了3个集中安置点。投入了300多万建立了一个石蛙养殖基地,种植了800亩红花椒,1000多亩核桃,目前正在规划种植千亩山桐子。建立了一个村幼教点,目前正投入40万元准备新建村幼教点,还协调了6万元准备改造一个组幼教点,解决两个村民小组入幼难问题。
我大学二年级入党,现党龄12年,12年来始终牢记《党章》赋予党员的八项权利和八项义务,竭尽所能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工作之余从不忘记做有意义的事——我牵头组织成立雷波县选调生志愿服务队,每年定期集体慰问敬老院、留守儿童、失依儿童或者做各种志愿服务。还牵头组织建立“吉祥之路”慈善基金,号召身边的高学历彝族同胞筹资,资助品学兼优的中小学生,以自己的积薄之力发出光与热,传递正能量。
离开校园7年,我的工作生活依旧很有规律——经常闻鸡起舞,起早贪黑看书写论文;白天事无巨细,亲力亲为,认真工作;晚上忙里偷闲,打球跑步锻炼身体。从小的贫穷生活让我很珍惜现在,所以我很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保持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
参加工作7年来,我一直在四川最贫穷的地方默默坚守,在最基层的乡镇勤奋工作,我从来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为了彝族老百姓的幸福生活,为彻底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打赢脱贫攻坚战,我将继续坚守、坚持,一路忠诚,不胜不休!
天府新区成都党工委党群工作部苏琳
第一、好的语言学校,是把不同文化相互美好而有益的内容有机结合并传授于人,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利用意志力克服困难、获得自生力量。还记得我第一次和父亲带着行李来到峨眉山市川主乡报到那天,因我背井离乡,也不是四川人,又是在深山里没有宾馆招待所,乡领导只能安排我暂住在办公楼旁边的小土房里。那是一间10平米左右徒有四壁的废旧房子,不是套间也没有任何家具设施,堆满了各种垃圾,还有没清理的夜壶屎尿。可能有些刚毕业的学生会感到望而却步,或因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太大而心态崩塌。但我没有,我脑子里那时立刻浮现处汤姆·汉克斯主演的《荒岛余生》这部电影,这是我2007年在北外母校一次听力课上的内容,要听译男主角在荒岛成功生存下来后的一段精华自白。如今,我竟然有机会进入一个城市荒岛,竟然有一片完全没有开垦属于自己的空间,这种开天辟地主宰自我的感觉,绝不是那些为你准备好了酒店、饭店或者租好了精装公寓的那种感觉可以比拟,一种从头到尾的自由充斥着我,这种感觉竟然占据了主导意识,甚至在很长时间里打败了孤独。因为我大学期间大部分学习的内容都是独立、自由、向上的精神,我研究过这种孤独,于是我了解它,我不害怕它,我不会因为没人陪伴而顾影自怜。直到现在,不管走到哪里,我的工作环境一直都非常轻松和谐,因为开放而包容、乐观而向上的思想在大学期间造就,并因此而获益良多。其实,这些年,我一直感恩母校带给我的可能并不一定是语言能力和专业知识,而是语言背后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力量。
第二,因为过硬的语言能力和全面的综合素质,有些平台已经悄悄为你搭建,时刻准备着登台展示。母校科学严谨的教学理念和严格关爱的有效管理,帮助我们建立起强劲的核心竞争力,在工作中厚积薄发,慢慢酝酿着不俗的力量。我记得北外每个班不多于24人的小班教学,要求每个人每节课必须开口发言或个人展示,特别是几乎天天都有的“presentation”,还要在PPT制作及演讲艺术上明争暗斗,时常觉得班上“比学赶超”的风气令我莫名紧张。所以四年的学习生涯,除了大四预留了一些实习档期,其它时候堪比高三的压力,感觉自己就是一条汇入滔滔波浪的溪流,不允许你可沉可浮、闲散人生,甚至不允许后退。来这里,你就是进入了锻造台,就是来学本事的,想混过大学四年,北外可能是最差的选择。
不过,踏入工作领域后,这四年的辛苦慢慢开始回馈我取之不竭的价值和益处。因为早已习惯作公开演讲,所以大大胆开展工作、准确表达意图,还能兼顾讲话语境,很快很多工作能够独立妥善处理,也很快到了市委领导赏识而调入市委机关工作。在市委办工作期间,科室安排我作为市委办代表参加全市“中国梦”演讲比赛,从写稿到公开决赛只有两天时间,结果我三重选拔一路杀进决赛,顺利拿下第一名。在团市委工作期间,全国首届国际旅游博览会在峨眉隆重召开,凭着在北外期间拥有首届志愿者和社会实践部负责人经历,借鉴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管理经验,组织了400多名志愿者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也获得省级领导认可。在市委宣传部工作期间,受组织的信任安排,临危受命担任峨眉山市电视台综合频道英语新闻主播,全程以英语演播新闻节目,从新闻采稿、修改、翻译、录制,均由我独立完成,那是我在峨眉山工作的高光时刻,也是从母校毕业后,真正感到自身价值和能力开始凸显的时刻。组织能交付我如此特殊而重要的任务,完全得益于我在母校扎实练好了基本功、全面锻造了综合能力的结果。
后来,调入天府新区,虽然没有直接运用到英语能力,但组织分派我独立承担整个新区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也给予我极大的工作创造和施展空间。于是,我学着利用我的专业能力和岗位职能,遵循习总书记对天府新区的重要指示精神,设计了一次“大动作”,谋划了可能是全川首个政府机关大型的中长期“英语应用提能”干部夜校培训班,充分结合天府新区招商引资和规划发展要素,把北外的英语教学教育理念融合进培训实践,开班后课堂火爆,旁听学员与正式学员比例达到1:1,受到成都官方媒体的主动报道采访,因效果明显也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高度认可。如今这个英语培训班已经开班2个多月,举办了18节课,作为一颗有主观能动性的螺丝钉,能为习总书记亲口提出的“公园城市”培养一支适应新区发展的高素质国际化专业人才队伍做出自己贡献,我就愈发感到,母校带给我这些能力与素养,沉稳而强劲,持久而有力,受用终身。
第三、孤独而坚强的北外学子,期待着更多校友进入行政队伍和我们并肩战斗,共同参与祖国的建设管理。上学期间,我们总是自豪地听到一句话:“地球上只要插有五星红旗的地方,就有北外人的身影”。可工作后,几乎就没有再寻觅到校友了,如果不是组织今天为我们搭建这样的座谈平台,在川工作快9年,却一个北外校友都没有遇到过,时常感到自己是“孤独的小兵”,时时刻刻都在警醒自己,只有我一个人,onefor100%,不管走到哪里,言行举止一定要代表北外的形象,要用自己的工作成绩、端正品行为母校争光。反观北大、清华等名校毕业生,进入选调生队伍的这些年反而呈上升趋势,比例也在不断增大。所以,特别希望母校的领导们能多为师弟师妹们引导宣传:现在四川的仍然是蓝天碧水、美食遍地的天府之国,但已经成长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地区,尤其是天府新区这片建设热土,早已是创新创业者的天堂。习总书记去年来到这里,特别嘱咐我们要打造内陆经济高地,要增强国际范儿,这里人才济济,干事创业环境好、氛围好、待遇好,有大把的机遇和可能,能极大发挥个人价值、更大程度报效社会,所以非常欢迎也非常需要广大校友们来到四川、来到成都、来到新区,共同参与建设四川美好未来的伟大事业。我们在这里等着他们。
成都市新都区经信局副主任科员冯佳卉
一是摆正了心态,坚定了信心。作为一个日语专业毕业生,入职之初我曾对自己能力和性格是否符合这份事业感到疑虑迷茫,对到基层锻炼还有一点犹豫。但到经信工作之后,我发现,这份工作很有挑战性,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素养,更需要全面的综合素质。工作初期,我主要负责撰写有关航空产业研究的一些综合性文稿,面对跟我平日所学相差甚远的产业研究工作,没有经验、不了解新都区情的我,深深地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真正是理无专在,学无止境。为了尽快适应工作角色,我坚持每天学习理论知识,研透航空产业专业术语,定期走访企业,围绕“学懂”下功夫,围绕“弄通”多思考,围绕“做实”见行动,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感受到了这份工作带来的归属感和乐趣。
二是延展了深度,提升了能力。从聚焦主导产业发展,专题研究新都区航空装备制造服务业建设路径、助力项目实施,促进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研发总部等重点项目高质量建设到推动军民深度融合,推广完善供应商体系,建立已认定军民融合企业统计体系……这一年多来,我感受到了机关工作的酸甜苦辣,面对不同的工作岗位,能够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从进入角色、忠于角色到创造角色,感受到自己正在不断地成长。作为一个职场新人,组织能把我们放到一些关键的岗位锻炼,压实一些担子、壮壮我们的“胆子”,这是一种信任,我不敢有一丝懈怠,把每一项任务作为能力提升的“台阶”。
三是感受到温暖,拓宽了视野。区委组织部刘怒海部长曾经告诉我们“选调生是个优秀的群体,无论何时都不会脱离组织的视野”。在新都,我们选调生历来受到组织的重视和青睐,在入职初期,组织就为我们明确了教传帮带的“导师”,专门负责选调生管理联系工作,传道受业解惑;组织每半年会协调召开一次全区选调生管理培养工作交流座谈会,为我们排忧解难,给予充分的指导和关心;区里还解决了我们过渡期租房问题并发放5万元安家补贴,安排我们到广州中山大学、绵阳党校、市委党校参加专题培训学习;提前预留好非领导职数,在试用期满之际,确保我们在转正定级时必须对应确定为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这一年多来组织有针对性地对年轻干部实行多岗位差异化培养锻炼,为年轻干部成长创造条件、搭建平台,让我深切感受到选调生大家庭的温暖。在不断的学习和工作中,我接触到了624所、420厂、科伦药业等新都区内外众多的优秀企业,结识了许多优秀的人、了解了各行各业不同的故事,这都是以往书本里学不到的知识,是非常难得的人生体验。能有这些收获,离不开组织给予的机会和平台,我相信我们真的能够在这里放下包袱顺势而为,有所作为。
对于我们当代选调生来说,从跨出大学校门开始,我们的身份就发生了转换。从那一刻起,我们的人生便紧紧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一个很形象的“扣子”理论——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如果第一颗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对于当代青年而言,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既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也是实现全面发展的最好舞台。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将扣好人生的“每一个扣子”,做到“三不忘”——不忘学习深度求索、不忘初心践行誓言、不忘校训展我形象。
我生在四川长在四川,我热爱家乡四川。我坚信,无论在哪个平台、哪个岗位、哪个地方,只要永葆谦逊谨慎的态度不断学习与实践,都可以干一番事业、发挥价值,不负党和国家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