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43891617

成华区强化党建引领扎实推进社区生活性服务业建设

成华区坚定贯彻落实关于创新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的战略部署,坚持需求导向、品质导向和发展导向,突出党组织“统筹谋划、整合资源、引领发展”功能,积极构建党建引领社区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新格局。

强化党组织“统筹协调”功能,“一体式、集成化”推进社区生活性服务业供给。聚焦社区服务可及度不够的新问题,充分发挥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打造全覆盖服务供给体系。制定下发区委区政府《关于创新生活性服务业的意见》,构建“区委+区级相关部门+街道社区”联动格局,聚力攻坚“社区服务多维体系构建”“社区服务商业逻辑植入”“社区服务供给主体培育”等领域问题。织密“社区综合体+连心驿站+便民服务点”三级便民服务矩阵,推动生活性服务业一体规划、系统集成。高标准打造和美、致强、万晟等19个社区综合体,新打造便民服务点13个,促进资源整合利用、集约发展。持续推动以“市民驿站”为重点的“新型便民服务品牌”建设,推广“天府市民云”、自助书屋等便民平台,推动金融、快递、票务、旅游、维修等商业服务项目叠加到社区便利店、超市,打造全域覆盖的“15分钟便民生活圈”。

强化党组织“整合链接”功能,“全方位、多元化”提供社区生活性服务业资源。聚焦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新形势,充分发挥党组织整合资源、搭建平台作用,不断丰富服务业态、提升服务能力。举办中国·成都(成华)首届社会企业论坛,投用全市首个社会企业孵化平台,探索打造社会企业服务社区的“成华模式”。在新鸿社区试点“党组织+企业”社会企业模式,新设立社区微基金27支,增强社区自我造血功能、满足社区服务需求。按照“疏解转型一批传统网点、优化提升一批存量资源、引进培育一批优质企业”思路提升服务品质,全面规范菜市、早餐、家政等便民服务秩序,下大力整治小区内破墙开店、占道经营等问题;新引进培育“功能型”社会企业26个、专业组织机构138个,实施公益便民服务项目2100余个;紧盯医疗健康、养老服务、文化服务、旅游休闲等9大领域,引进鹏瑞利国际医疗健康中心、繁星戏剧社、开心麻花等优质企业,补强中高端服务业市场。

强化党组织“引领发展”功能,“创新性、特色化”拓展社区生活性服务业边界。聚焦“文商旅城”融合发展新机遇,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作用,营造生活性服务业新模式、新场景。大力发展“O2O+社区”商业模式,引入盒马鲜生、京东七鲜等新零售服务业态,研发青龙街道“滨海家园”院落自治服务互助系统、双桥子“邻里守望”服务系统等智能终端,打造天猫新零售智慧场馆等一站式生活体验馆,构建线上与线下互动融合的社区商业综合服务体系。结合望平、培华等国际化社区打造,建成建设巷“网红”美食街区、地勘路咖啡文化特色产业街区等特色街区,实施熊猫星球、东郊记忆等重点旅游文化项目,营造猛追湾市民休闲区“锦江夜游、高塔夜秀、美食夜市、酒吧夜娱、民居夜宿”等夜间消费新场景,不断提升居民群众消费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