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心,应势而动谋发展……
服务大局,改革创新展作为……
今年以来,素有“魅力川东小天府”之称的开江县,在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具体实践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服务“两大功能”,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突破口,纵深推进农业领域的改革创新,大力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初步蹚出了一条具有开江特点的发展新路!点燃了农村发展的新希望!
审时度势,巧解农村新难题
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审议时,殷殷嘱托四川推进“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5月24日,省委书记王东明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鲜明提出,要“擦亮四川农业大省这块金字招牌”。中央、省委在今年同时将目光聚焦在了农业工作上,传递出深入推动农业转型发展的强烈信号。
此外,处于成都到武汉、西安到重庆的十字交汇点的开江县,历来就有“梁平的坝子开江的田,成熟一季管三年”的说法,具有发展农业得天独厚的地理和自然优势。但近年来,由于沿海经济高速发展,农村青壮年纷纷赴沿海务工,加之传统农业生产率、收益率都较低,导致部分耕地季节性撂荒,曾经承载着无数农民梦想与希望的田野逐渐失去了原来的光彩。
一方面是中央、省委对农业发展的殷切期许,另一方面是劳动力短缺、部分耕地季节性撂荒的村庄。如何破解这一难题?考验着县委的执政智慧与能力。面对挑战,县委一班人迎难而上,始终将担子扛在肩上。今年6月,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归来不久,县委书记罗建便冒着酷暑深入新宁镇、靖安乡调查研究,提出“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引领,带动全县农业转型升级”的破题之道。县委副书记、县长周建平以及其他县委领导班子成员频繁走进田间地头、企业车间,摸实情、找问题、访需求。
县委领导班子成员的深入调研,将一个个制约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问题从田间地头带到了工作案头。在此基础上,我县坚持问题导向,相继制发《关于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开江县开展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改革试点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成立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发展村集体经济领导小组,把集体经济发展纳入乡村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内容,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将各方责任进一步压紧压实。同时,县财政整合项目资金1000万元作为扶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专项资金,实现了“有钱办事”!
决心笃定,航向清晰,众志成城。新阶段,以发展壮大村集
体经济为引领,推动农业深刻变革的“大戏”,正在“魅力川东小天府”徐徐上演。
纲举目张,释放农业新活力
“乡亲们,我现在向大家宣布,通过核算大家的资产,我们村成立的丰绿源农业发展公司共有资金232万。现在我按照每户核定的金额向大家发放股权证!”任市镇黄泥磅村支部书记唐亮一边高兴地喊着入股村民的姓名,一边向他们发放着大红色的股权证。领到股权证的村民们,脸上都洋溢着激动开心的笑容。从今天起,唐书记又多了一个身份,那就是丰绿源农业发展公司的“董事长”,入股这个企业的村民也多了一个身份,那就是公司的“股东”。
身份的悄然转变得益于大刀阔斧的改革举措。开江县在196个行政村成立村集体经济公司,将集体“三资”量化为集体经济公司股金,按人均拥有量确定每户所持股份。同时,鼓励村民将产业周转资金、个人信贷资金、家中闲散资金作为股金入股村集体公司。变为“股东”的村民再通过股东大会推选、聘请、回引等方式,将会技术、善经营、懂市场的人才,集聚在公司专合社、生产队、家庭农场之中,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形成集体、公司、能人、村民抱团发展局面。此外,由于公司董事长仍由村民选举产生,村支部书记再次被选举为公司董事长,确保了党在村集体经济公司的领导核心地位。
为敏锐掌握农业市场导向,深度推进全县农业供给侧改革进程,确保村集体经济公司“有钱可赚”,开江县还聘请全国生态农业专家明星霖博士担任全县“三农”工作顾问,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农业供给侧改革指点迷津。
一引其纲,万目皆张。开江县关于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极大地调动了各方的积极性,解放了基层的种种束缚。基层也以精彩纷呈的首创成果精准回应!宝石镇程家沟村集体公司通过电商销售平台,将本村的银杏鸡、晚熟米、纯菜籽油等高山特色农副产品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各地,今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达18万元。新宁镇白云村集体公司流转土地1200余亩,整村发展“白云贡米”和青脆李,并与开江新农商大平台签订协议,由其提供从生产到销售的综合服务,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达20万元。任市镇黄泥磅村集体公司与巾帼红香椿、生态养牛专业合作社联合经营香椿及黄牛养殖产业。该村在香椿园中种植饲草,为黄牛养殖场提供青饲料,养殖场黄牛粪便又为香椿园提供农家肥,实现了香椿种植和黄牛养殖互促双赢的效果,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达15万元。靖安乡竹溪村集体公司与开江稻法自然公司合作,建成“稻田+”有机循环农业的核心示范区,着力打造集农业培训、农业旅游、农事体验等于一体的农业新业态!
整村连片规模种植、线上销售农副产品、引入第三方把脉发展、开发生态循环农业、打造农业新业态......在村集体经济蓬勃发展的引领下,一个个农业转型升级的生动实践一次又一次刷新着开江人民对于农业的想象,一次又一次为开江农业发展撬动更多的工商资本,一次又一次为开江县赢来更多的关注与肯定!市委副书记、市长郭亨孝,市委副书记罗冬灵来开调研时均对开江的经验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并用“没想到”“给人印象深刻”予以高度评价。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如今开江县的农业发展正呈现出一派方心未艾、欣欣向荣的景象,曾经一度被人们淡忘的田野和村庄也焕化出新的勃勃生机与活力!
满盘皆活,重燃田野新希望
一子落而满盘活。开江县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这步“先手棋”不仅有效激发了农业供给侧改革,而且还带动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助推了脱贫攻坚进程,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还促使农村形成了良好的村风民风。
秋收时节,管理者700亩标准农田的新宁镇白云村集体经济公司分外忙碌,村支部书记、村集体公司董事长苏恒燕信心满满:“去年‘白云贡米’净利润11万元,今年预计还能多赚一成。”
丰收的喜悦正从苏恒燕的笑脸荡漾开来。来自县委农办前三季度情况分析报告初步显示,全县第一产业增速排名全市第一;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提高,粮食、油料产量逐年上升......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各项指标均呈快速上扬的态势!
与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相互印证的是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效。今年以来,开江县立足打造三个10万亩示范区建设,由县财政向5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集中投入产业扶贫资金,金融系统持续向贫困户发放扶贫小贷。有了实实在在的农业项目,产业扶贫资金和小额贷款再也不是躺在账上空转,而是真正发挥了增强贫困村、贫困群众造血功能的重要作用。截止目前,开江县16个贫困村,11088名贫困人口将实现稳定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也将降至3.9%!
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共产党。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民群众将党的恩情深深铭刻在了心里,他们坚信只有党才是值得信赖,可以依靠的主心骨。
开江县以发展壮大村集体公司为突破口,重新将原本分散的农民群众与村级党组织链接了起来,让村级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服务“两大功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体现,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党在农民群众中的凝聚向心作用!也进一步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同时,在党的引领下,民主、法治、文明在开江县的广大农村已蔚然成风!
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党的十九大报告响亮的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对新征程,开江县委、县政府将带领全县所有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和60万开江儿女紧密的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再出发,勇担重任立潮头,引领承载开江人民建设幸福美丽新开江的航船破浪前进,驶向更加光辉的彼岸!
(中共开江县委组织部 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