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实施人才驱动战略,延伸人才工作“手臂”,通川区着力建设“巴渠人才工作站—通川创丰汇站点”,全面发挥站点创新创业服务功能,有效激发广大人才干事创业活力。
从“落实政策”到“全面建设”,硬件软件同步强化。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巴渠人才工作站”建设的指导意见》,突出“软硬双强”,站点建设已初具规模。一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建成约2100平方米的办公和活动用地,设立了联合办公区、独立办公室、会议室、咨询室、沙龙室、路演中心和咖啡吧,其中,联合办公区可容纳120名大学生同时办公,路演中心设有舞台、高档影音设备,可同时容纳近百人。二是强化规章制度建设。着力打造功能完善、管理规范、服务高效的创新创业服务政策体系,制定出台了《四川创丰汇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章程》、《巴渠人才工作站—通川创丰汇站点管理办法》等制度性文件,并与四川文理学院签订大学生创新创业合作协议。三是强化导师队伍建设。以高校名师、行业名人、专家学者、知名企业家、成功创业者等智力资源为依托,建立了约90人的创业导师团队,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指导,助推其实现梦想。
从“单打独斗”到“集思广益”,实践活动形式丰富。站点积极整合创新创业资源,广泛组织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有效转变了创新创业者门路少、发展空间狭小的尴尬局面。一是强化创新创业培训。邀请省人社厅创业指导专家团队对创业者集中授课,内容覆盖创业项目选择、融资投资、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方面。一年来,成功举办SYB青年创业培训班7场、“创业大讲坛”13场,近2700人参加培训。二是开展创业咨询服务。设置咨询服务室,为创业者咨询了解相关政策提供便利。一年来,共接收咨询1200余人次。三是举办创新创业沙龙。每周定期举办创新创业沙龙,邀请各类优秀人才座谈交流,分享创新创业经验。四是开展创业入园推荐。站点与经开区科技孵化中心、通川区工业集中区大学生创业园、大竹县丰源大学生创业园、渠县双土乡高校毕业生创业农业示范基地建立合作关系。站点内的项目经培育达到入园条件的,推荐进入园区。五是举办创新创业竞赛。积极举办(承办)“创丰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促进创业者在比赛角逐中共同进步。
从“埋头苦战”到“有声有色”,宣传工作全面覆盖。针对创新创业工作缺乏宣传、创业者政策了解不到位等问题,站点着力加大创新创业宣传力度,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宣传工作,营造出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一是借助媒体宣传。在城区设立LED显示屏、宣传栏近百处,大力宣传创新创业政策;通过电台、电视台、微博、微信等平台,为创业者提供市场动向实时信息;编印发行“巴渠人才工作报”,广泛宣传创新创业及人才工作的重大方针政策和创新举措。二是依托活动宣传。以创业大赛、创业成果展等活动为契机,大力宣传我区创新创业先进经验。三是现身说法宣传。充分挖掘大学生创新创业先进典型,每月开展“创新创业之星”宣传活动,邀请创新创业典型为创业者现身说法、传经送宝、释疑解惑,用真实案例激发创业者干事创业热情。
(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委组织部 王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