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44007343

乐山:夯实基层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

www.gcdr.gov.cn (2017-06-07) 来源:四川日报

  如何避免正风反腐威慑力层层递减?乐山探索开展“护根”行动——

  □本报记者 陈松

  乐山市中区全福镇裕农村农户廖发贵没想到,自己向镇上反映排水沟雨季漫水淹没农田的问题,“不到一星期,镇上就找工程队来解决了!”

  群众反映的问题马上办,折射出乐山干部作风建设带来的新风正气。近年来,乐山市探索开展全面整治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的“护根”行动,有力推动了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乐山的做法得到省纪委肯定,6月8日,全省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推进会将在乐山市召开。

  A

  惩治“微腐败”

  让基层干部“明红线”“知敬畏”

  “基层是从严治党的根基。我们开展‘护根’行动,旨在通过拔‘烂根’解决‘微腐败’问题,治‘病根’解决基层作风问题,理‘乱根’解决制度机制问题,育‘新根’解决动力路径问题,系统夯实基层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乐山市委书记彭琳介绍。

  在知名反腐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任建明看来,正风反腐行动自上而下层层推进,其威慑力容易层层递减,“护根”行动正是解决正风反腐延伸乏力的抓手。

  去年以来,该市开展基层侵害群众利益案件查处专项行动,聚焦关键区域,在问题村(社区)等严查“村霸”“蝇贪”;聚焦关键岗位,严查失职渎职行为,共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59人,该市建设监察支队原队长钟昆因套取专项资金私设小金库等违纪问题被“双开”。强化乡镇纪检监督功能,去年以来,该市159个“零办案”乡镇实现突破,乡镇纪委立案审查307件。4月7日,该市又发出《关于对限期主动交代违纪问题人员予以从宽处理的通告》,截至6月2日,该市主动交代问题的人达1668人,上缴款物565万余元。

  治“病根”,改进作风。该市提出严禁工作日饮酒等“七个严禁”纪律要求,仅今年就查出违反“七个严禁”问题9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2人,并通报曝光。

  “惩”“治”重拳之下,乐山基层党员干部“明红线”“知敬畏”成为常态。

  B

  晒“小微权力清单”

  再小的权力也要有章可循

  记者点看棉竹镇的微信公众号,见到一张表格。“镇村干部有什么权力、责任,一看表格就知道,群众办事更方便了。”该镇天空山村村民任贵强说。

  着眼长远、防患于未然,乐山通过理“乱根”,完善基层从严治党长效机制。各村(社区)梳理制定村(社区)干部“小微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采取上公示墙、上村民手机QQ群等方式,永久公示。针对“三资”管理,该市充分发挥村民民主理财小组监督作用,定期开展监督检查。

  “确保了基层干部权责统一和权力运行有章可循。”棉竹镇纪委书记张程说,全镇所有村支部书记均与上级组织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将“微权力”关进“制度笼子”。

  乐山还从源头育“新根”,开展了“城乡党建结对共建”活动,全覆盖推进建制村(农村社区)与城市基层党组织互促共进;实施“万名村级后备干部培养计划”,梯次培养储备1万名后备干部人才。

  用“护根”夯实从严治党的“最后一公里”,在基层党组织引领下,乐山市廉洁勤俭之风拂面而来,去年,该市彝区婚嫁聘礼金平均下降了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