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44003382

平昌县驷马镇推行“支部+X+贫困户”模式拓展党建扶贫新路径

www.gcdr.gov.cn (2017-05-02) 来源:四川组工网

平昌县驷马镇以村(社区)党支部为核心和纽带,发挥龙头企业、能人大户、优势项目在特色产业及专业合作社中的带动作用,全面推行“支部+X+贫困户”模式,形成与贫困户精准对接机制,推动农村党建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

坚持“支部+企业+贫困户”,推动园区扶贫,促进三产融合。驷马镇充分发挥村(社区)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突出产业发展,常态化抓好回引创业,实施送项目、引精英,送技术、引资金,送政策、引亲情的“三送三引”活动,走出了一条“引得回来、留得下来、富得起来”的发展路子。成功回引45名在外务工人员,创办龙头企业,在雷鸣社区、五峰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流转土地千余亩,覆盖两村120余户贫困户,联合建成果蔬扶贫园,并实行标准化生产和现代化管理;在革新村建成成欣果蔬开发有限公司,发展葡萄500余亩、猕猴桃400余亩、蓝莓200余亩,有序组织80余名贫困人口进入园区企业务工;在天生村建成驷马绿色蔬菜加工厂,辐射带动周边7个村规模发展订单种植1.2万亩,由天生村党支部牵头,组织75户贫困户广泛参与蔬菜种植、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园区八成以上贫困户实现“租金+薪金+股金”多重收入。

坚持“支部+景区+贫困户”,推动旅游扶贫,促进创业创新。驷马镇当先、创举、天生等村党支部依托当地自然环境和地理优势,大力发展旅游经济,不断推进景区组织化、标准化管理,让好风景带来“好钱景”,助力脱贫攻坚。一是充分利用远程教育服务平台发布商务信息,成功回引万敏等在外经商人员,投资500万元开发驷马水域面积800余亩,打造以水上娱乐为主,餐饮、住宿、文化产品配套,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游乐场所,长期解决21户贫困户就地务工。二是充分发挥党支部引领作用,积极搭建农民自主创业平台,引导有发展能力和意愿的贫困户发展休闲娱乐、特色餐饮、工艺品制作,成功创办特色农家乐13家。三是充分发挥党支部管理职能,通过旅游项目股权化管理,创新“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新型农村旅游发展思路,利用自然资源打造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项目,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吸纳20户贫困户入股景区企业,并参与经营管理,每户每月预期收益1000元左右。

坚持“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推动产业扶贫,促进持续增收。驷马镇陇山村党支部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成立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解决贫困户持续增收的问题。一是强化土地流转。实行以土地换股权的方式,解决“用地难”问题。目前已流转土地1千余亩,集中发展核桃产业1700亩,林下套种豇豆、茄子等时令蔬菜。带动当地贫困群众88户人均年增收800余元。二是强化资金整合。打好小额扶贫贷款、产业发展基金、就业创业扶持等政策“组合拳”,着力解决好贫困户发展项目资金和新型经营主体资金短缺等突出矛盾,通过合理利用扶贫资金、众筹、小额信贷等方式,以集体经济作担保获得启动资金,解决“资金难”问题。目前已整合资金29万元用于合作社种植业发展。三是强化服务保障。积极完善水电、道路渠堰等硬件设施,由合作社牵头负责邀请技术专家为贫困户提供从种到收的“保姆式”技术保障服务,解决“技术难”问题。四是强化市场开拓。由合作社根据市场需求,发展收成好见效快的订单农业,积极与巴中、达州等地大型餐饮公司签订供销合作协议,同时通过农村淘宝、金谷汇等电商平台,实现蔬菜作物在线销售,解决“销售难”问题。通过“抱团发展,组团销售”的方式,切实解决了88户贫困户市场难找,产品难销,收益难保障的困扰和担忧。

(平昌县委组织部 袁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