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 虽是星期天, 江安县底蓬镇文武村支部书记赵思学却一直忙到晚上7点多。 由于在基层 25 年工作中的出色表现,赵思学被评为2016年“全国妇联系统劳动模范”。3月8日, 她在京参加了表彰大会,“在北京期间村里的一些工作落下了, 趁着周末赶紧补回来。”赵思学说。
而对于刚获得的荣誉, 赵思学很意外:“我做的都是很基础的服务工作, 但只要能为村民做些实事,我就感到欣慰了!”
□杨传勇 本报记者 黄大海
就算有村民不理解
也要把路修下去
“刚当村主任那会儿,村里的路很差。”赵思学回忆说,“都是泥巴路,又窄又烂,娃娃上学、村民到镇里赶场都要穿雨靴。”
但修路得有钱, 村里没有集体资产,如何筹集这笔钱呢?当时让不富裕的村民每个人拿出20元钱来修路并不容易,而且只要有一个人不出钱,其他人就会效仿。 赵思学便带着村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 最终还是把村里的钱筹齐了。
凑够了修路钱, 原本以为可以顺利地干下去,但一开工,难题又来了。“修路难免要碰这家的田, 占那家的坝。”赵思学说。通情达理的村民只是抱怨一下就算了,“而有的村民不理解,直接站到田坎上骂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5年, 文武村就实现社社通水泥路。如今,文武村已建成水泥路近10公里, 碎石路20余公里,泥夹石路8公里,桥梁3座,享受到出行便利的村民再也不骂赵思学了。
致富路上不等人
她全家为养殖户作保
路修通了, 村民的口袋也要鼓起来才行。
2000年,文武村村民在赵思学的帮助下就已开始发展产业了。 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 赵思学首先帮一户村民种100亩茵红李。没有树苗,赵思学就带着农户到县城里去买,销路不好,赵思学就找亲戚朋友来帮销。
除了发展种植业以外,文武村也搞养殖业。如今,文武村有大大小小的养殖户几十户,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户养牛60多头。但赵思学认为,文武村养殖业虽然目前发展还不错,但是同其他村比起来,无论在规模、效益还是对村里其他农户的带动作用上都差很多。
“必须尽快扩大规模。”赵思学说, 但扩大规模意味着增加投资,养殖户手中没有足够的资金,向银行贷款又需要有担保人。 赵思学便把妹妹、儿子和儿媳的工资卡拿来为农户担保贷款。
如今的赵思学已两鬓斑白, 她时常感慨精力大不如前,“我的愿望是在退下来之前再为村民做一些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