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江撤换12名村支部书记
□本报记者 吴晓彤
“这次换届选举整得凶哦,辞职承诺都挂在了网上,干不好就要‘下课’哦。”2月8日,说起刚结束的换届工作,德阳市罗江县金山镇安家村党支部书记尹全明一脸严肃。
目前,罗江全县127个村(社区)顺利完成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此次选举产生的村党组织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3.47岁,比上一届年轻2岁;大专及以上学历142人,比上一届多25人。为选优配强村级党组织“领头雁”,罗江县还出“重拳”,撤换12名履职不到位的市级贫困村支部书记。
划下“硬杠杠”:
43名参选提名人被淘汰
“今年产业园套种了两季蔬菜,实现利润3万余元,算下来每股260元……”年前,新盛镇金铃村产业园举行分红大会,党支部书记范云桥为57户贫困户派发了红利。范云桥毕业于四川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去年10月通过换届成为金铃村党支部书记。刚一到岗,他就利用专业优势,为产业园发展出谋划策。
在罗江县,越来越多知识化、专业化的人才加入到村级党组织干部队伍中。此次选举产生的127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大专及以上学历所占比例达49%。班子成员的整体素质高低、能力强弱,决定了当地经济发展速度和社会和谐程度。罗江县委书记曾江认为:“好的‘领头雁’可以带动一个班子,改变一个村。”
为选优配强,罗江划下“硬杠杠”:把党性修养、有公心作为村级党组织干部的首要标准,并对年龄、文化程度、工作素质、党员群众公认度等6个方面做出硬性规定;罗列了12个方面负面清单,有任何一项的均不得确定为候选人。据统计,441名书记参选提名人选中43人因资格审查不过关被淘汰。
针对村干部队伍后继无人、带富能力不足等问题,罗江实施“回引人才”选育工程,每个村选出不少于2名既有思想觉悟又有带头致富能力的人进行培育。
初中毕业的李小林,先后开办塑料制品加工厂,做过房地产开发。2015年,慧觉镇党委政府鼓励他回乡发展。去年,他辞去年收入20万元的工作,回村参选。为帮助“回引人才”在岗履职打好基础,罗江采取“先给舞台、再给位子,先当配角、再当主角,先挑担子、再给身份”的办法,进行梯次培养。
为督促其思进、思干,罗江还畅通退出机制。截至目前,罗江从“回引人才”中共选拔248人进入村干部后备队伍,其中14人因考核不合格被淘汰,36名优秀人才增补入列。此次换届中,共有31名“回引人才”当选党组织班子成员。
换不为之将:
不“到位”就“下课”
此次换届中,有一组数据格外显眼:36个市级贫困村中有12名书记因履职不到位被撤换。“贫困村的书记直接决定着扶贫成效。”罗江县委组织部组织股股长白林说,如果村支部书记不给力,全县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计划就可能落空。
以新盛镇为例,全镇13个市级贫困村中,有3个村的党支部书记对于产业扶贫认识不到位,以至于出现发展思路不清、收益停滞等问题。为此,罗江县委通过走访党员群众了解情况,定期听取情况汇报掌握动态,每月督查发现问题等方式,对全县36个市级贫困村党组织现任支书逐一进行研判,对履职尽责不到位、发展思路不清等不适合继续任职的12名支部书记,采取措施予以调整。
不仅如此,针对村干部存在的“一年干、二年看、三年等着换”、上班到岗“点卯”、下班回城“走读”等问题,罗江还出台《村(社区)干部履职(辞职)承诺办法(试行)》,其目标履行情况将会作为分类定级,兑现绩效报酬、评先选优和问责、辞职的依据。
“以上是我的履职承诺,请村党支部及广大村民群众监督。如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我将主动辞职。”去年10月,鄢家镇七里村党支部书记米正刚从党建工作、经济工作、精神文明建设、为民办实事、计划生育、综治稳定工作、党风廉政建设、村级财务管理等8个方面做了履职承诺。
从换届选举到日常管理,严格要求一以贯之。“铁腕之下,村干部心有所戒、行有规范,工作作风也会明显改善。”白林说,通过奖优罚劣,也能激发农村干部队伍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