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43902256

南江县:“选、育、管”三字经强化村级后备干部培养

www.gcdr.gov.cn (2016-11-16) 来源:四川组工网

为全力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南江县创新机制开设村级后备干部“专修班”,通过“选、育、管”三字经着力培养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留得住的村级后备干部,探索出了一条培养脱贫攻坚领头人、致富带头人的新路径。

一是高标遴选定学员,严格标准“选”。县委出台了《关于依托职业技术学校开办村级后备干部专修班加强扶贫攻坚带头人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把政治素质、群众基础、学历、年龄、经历等条件作为选拔和衡量培养对象的硬指标。明确重点选。村级后备干部专修班学员全部来自乡镇基层一线、藏区“9+3”、在校职校生“三个方面”,尤其是对复员军人、年轻党员、大学生村干部、中职毕业生、在职村“两委”年轻干部、致富带头人、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回乡创业能人以及在换届中得票较多又暂时没有进入村“两委”班子的人员进行重点遴选。科学公正选。设定报名、考察、录取三个遴选程序,由乡镇党委负责考察报名人选的政治表现、基本素质、群众评价及遵纪守法等方面的情况,形成综合分析报告,报县委组织部审核,将审定合格者纳入培训计划。

二是专职培训搭平台,“长短”结合“育”。在学制安排上,采取长期、中期、短期相结合的办法,每年开办3个班,中、长期班各招收100人,短期班根据发展需要适时开办。长期班(三年制)主要培训高中、中职毕业生;中期班(两年制)主要培训退伍军人、返乡创业能人、大学生村官;短期班(1—3个月)主要培训在职村“两委”干部。“专兼”结合育。师资主要依靠外聘专家学者、本校教师、农村乡土人才“三支队伍”,抽调优秀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20余人,遴选经验丰富、有一技之长的专家50多人担任专职教师,外聘道德楷模、企业管理者30多人担任“兼职老师”,着力培养管理型、服务型、创业型基层干部。学用结合育。中长期班均采用“脱产学习+实践锻炼”的模式,课堂学理论,重点围绕基础文化、政策法规、素质提升、组织协调和农村基层管理五个方面;田间地头学操作,采取在生产基地实习和派驻进村等形式开展实践特训活动。

三是跟踪培养强素质,规范运行“管”。管理基本模式是采取党委选苗子、学校架梯子、村社搭台子“三个层级”。经费保障主要来源上级补助、本级财政、学校自筹等三个方面,着力解决好学员食宿问题。学校制定管理考核细则,跟踪填好点名、培训登记、学员意见反馈等“三张表”,如实记录学院在校表现、学业成绩。定向“分”。坚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学员入学时与县委组织部签订“服务协议”,对满足任职条件者按照生源地就近安排岗位,并根据户籍所在地将全部学员纳入村级干部后备人才库。择优“用”。就业渠道突出换届使用一批、组织储备一批、自主创业一批“三个方向”。最近,县委组织部在村(社区)“两委”换届期间适当预留村级干部岗位,统筹选派培训合格人员。由学校推荐优秀学员,经乡镇党委审核,报县委组织部审批通过后,可直接任命为村党支部书记或推荐参与村主任竞选。同时鼓励后备人才参加乡镇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招录考试。

(中共南江县委员组织部 刘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