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43891623

党校建在村里 带来的不止是新鲜

www.gcdr.gov.cn (2016-08-30) 来源:四川日报

自贡109所村(社区)党校遍布每一个乡镇(街道)——

身为村支书的罗文彬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头上又多了一顶“帽儿”——党校校长。近日,随着自贡市贡井区龙潭镇中坝村党校的正式组建,罗文彬有了新的身份。和罗文彬一样,拥有新身份的还有另外108位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在自贡的96个乡镇、13个街道,村(社区)党校都陆续成立。

党校建在家门口,大家都感觉很新鲜,“原以为最基层的党校是在区县一级,没想到还能建在村里。”罗文彬有些诧异。

为什么要把村(社区)党校覆盖到每一个乡镇和街道?村(社区)党校又是如何运行管理的?村(社区)党校的经验又能给我省正在推行的“农民夜校”带来哪些参考?记者进行了实地走访。

□本报记者 林凌

为啥建

既满足学习教育需求又让农村党员少跑路

8月19日是中坝村党校固定的“周五课堂”。当记者随同老党员邓有泽走进教室时,前排的座位已经坐满,此时离正式开课还有近半个小时。“今天还行,还能有个座,我还自带过小板凳呢。”老邓笑着对记者说。

当天讲课的是镇干部刘丽,一堂关于“怎么当好农村合格党员”的党课,让在场的40多位党员听得频频点头。“又实在又有道理,都愿意听。”课堂上,老邓时常会记上两笔。

老邓是村里的老党员,有着近20年的党龄。除了固定的“三会一课”,学习机会太少,老邓不止一次地找到了村支书罗文彬。可在哪儿学,谁来教,罗文彬也挠头了。“不止罗书记,好多村书记都因为这事找过我。”龙潭镇党委书记刘华富说,全镇农村党员有840余人。

当这份需求摆在自贡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案头时,“有种‘一拍即合’的感觉。”一面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求向基层、向党支部和党员延伸,另一面是基层有学习教育的意愿,“我们要做的就是搭好台。”该负责人说。

能不能既满足学习教育的需求,又让农村党员少跑路?

“利用村级活动场所,把党校建到村。”分析研判后,路子定了下来。

不到两个月,从试点组建、逐步推广到全面覆盖,目前,全市各区县已完成不低于乡镇街道数的村(社区)党校试点组建工作。中坝村党校成立当天,老邓的“巴巴掌”拍得最响,“咱们村有了自己的党校,在家门口就能学习了!”

破短板

瞄准村级党校功能定位整合资源解决师资难题

“村村都有党校,会不会有重复建设的嫌疑?”自贡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的疑问,“就学习场地而言,主要是充分整合现有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以中坝村党校为例,就是把现有远程教育设备、农村书屋、休闲广场等资源综合利用起来,只需要配齐课桌椅、电脑、图书等基础设施就行。

台搭好了,谁来唱戏?按照目前已经组建的109所村(社区)党校的师资需求来看,要完全从市县两级党校选派老师,这是基本不可能的事。师资的短板摆在了众人面前。

要破解难题还得追根溯源。作为村一级的党校,肯定是和其他层级的党校有区别的,找准功能定位才能对症下药。为此,市委组织部成立专题小组,深入多个村(社区)调研。“形势教育和党性教育、政策法规教育、农村实用技能培训和农村文化培训”四大主题被总结归纳出来。

按需寻人,整合社会师资,多方力量开始发动起来。

接到邀请电话时,食用菌种植专家古常林正在地里忙活。电话里,自流井区农团乡党委书记陶刚介绍了自己乡镇的情况:当地食用菌种植已初具规模,大家种植愿望强烈,但缺乏专业指导。听完介绍的古常林二话没说,揽下了这活儿。

该市市委党校副教授王贵锌、致富带头人刘先富、法律工作者乔剑、大安区党代表李怀刚……越来越多的人充实到团队,一支由“党政领导+党校教师+专业人员+实用人才”组成的师资队伍逐渐形成。“这种师资队伍是一种动态平衡,我们会针对学员需求随时补充完善。”该市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看效果

课堂互动讨论积极累计听课者已超3万人次

思考了好久,古常林决定把自己的第一堂课搬到田间地头。“要把‘点课’讲明白必须得这样。”在自流井区农团乡东风村党校,古常林从品种的选育讲到了病虫害的防治,讲的细致,听的上心,顶着三伏天大太阳的学员是流着汗听完课。本来两个小时的现场授课硬是延长了一倍。“只有在课程设置上有针对性,授课方式上灵活多样,才会把更多的学员吸引到党校来。”该市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根据计划,各村(社区)党校会针对学员年龄、文化层次、居住情况、工作时间等实际,采取集中与自学、理论研讨与个人作业、现场实践与教学互动、传统讲授与电化教学等灵活多样的开课形式进行,“让每名参与者都能学有所获。”自流井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党建办主任黄璨介绍。

变化随之而生。

富顺县龙万乡万坳社区党校的第一堂课是观看教育警示片《权》。观片后的互动讨论尤为热烈,竞相发言的场面让年逾七旬的老党员陈远湘感叹“多年未见”。在贡井区建设镇柳树村党校,每堂课都增加了建言献策互动环节,“畅所欲言,大家的积极性一下就起来了。”该村党校校长、党支部书记陈体高切实感受到变化。

截至目前,已开展村(社区)党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各类专题党课500余期,累计听课者超过3万人次。

为让每一个校长更上心,市委组织部把村(社区)党校工作作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履行基层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的重要内容,纳入年度工作实绩考核,“我们计划通过2年-3年时间,让有条件、有需求的村(社区)都设有党校。”该市市委组织部负责人说,届时,不止是党员,所有群众都可到党校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