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县始终坚持强化人才资源开发,优化“引育管用留”全链条人才生态,推进人才工作持续创新突破,为脱贫奔康夯实人才支撑。
突出优势引人才,变“后发地区”为“人才洼地”。突出政策优惠增强招才“吸附力”。对优秀人才待遇、补助、职级、晋升等划定“专属区”,对引进人才最高给予20万元安家补助、5万元生活补助,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分别享受相应职级待遇。截止目前,先后发放人才支持资金500余万元,形成人才引进“强磁场”。突出方式创新增强聚才“影响力”。将报名点、面试点、签约点搬进高校,对可以直接考核招聘的采取“一站式”签约,对全市统筹招聘的达成意向协议,对意向不确定的先试岗后招聘,对尚未毕业的提供实训基地等方式灵活引才。突出环境优化增强留才“感召力”。在平台搭建、政策制定、服务保障等方面建立“绿色通道”,在配偶调动、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保姆式”服务,在评先选模、职务晋升、政治待遇等方面落实“个性化”保障。截至目前,先后为各类人才提供400余套公租房,免费体检800余人次,推荐市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50余名。
注重个性育人才,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注重量体裁衣编制人才“规划图”。针对专业人才的职业追求、兴趣爱好、能力经历等建立专档、集中管理,建立县级领导联系人才、“双月”交流联谊、“六个必访”跟踪培养机制,确保培养有计划、阶段有评估、动态有调整。注重整体联动打造人才“孵化器”。通过集中培训、上派外挂、实践锻炼等方式墩苗提能,充分发挥县委党校、农民夜校、远程教育站点等培训阵地作用,选派350余名优秀人才到知名高校、省级部门、经济发达地区学习交流,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实用人才等3000余人。注重考核评价构建人才“成长链”。分类建立综合管理人才、专业技能人才、企业服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考核清单,完善业绩考评机制,强化成果转化权重,实现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和任职考察有机结合,把考核结果作为职称评定、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先后10余人入选市级高层次人才,10余篇论文在全省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获奖。
打破常规用人才,变“单向发力”为“同频共振”。打破身份限制,让人才在脱贫攻坚中挑重任。选拔157名机关党员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派出驻村干部、农技人员等1000余人,着力培育永不走的乡村教师、乡村医生、科技带头人、群众工作队等“四支队伍”。先后调任干部78名,公开选拔47名“四类人员”,提拔重用年轻干部、偏远乡镇干部235名,让优秀人才在脱贫一线有舞台、有事干、有盼头。打破行业限制,让人才在产业发展中当领军。紧紧围绕资源禀赋、特色产业、龙头企业等,大力实施产业人才支撑工程,纵深推进产业园区智力服务计划和品牌人才培养计划,先后选派36名人才开展智力服务计划,评选“致富能手”“行业明星”“电商精英”等200余名。打破体制限制,让人才在创新创业中显身手。设立2000万元、500万元人才发展和全民创业专项基金,提高优秀人才创业担保贴息贷款额度至10万元,鼓励科技人员保留编制、离岗创办企业,按科技成果收益按比例进行分配,不断激发创新创业激情。
(中共通江县委组织部 赵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