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蜀腹地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忠诚使命,自主设计建成世界级风洞群,成功构建起风洞试验、数值计算、模型飞行试验“三大手段”齐备的世界一流空气动力试验研究能力体系;他们勇于担当,我国几乎所有飞机导弹飞船等航空航天飞行器,都在他们手中进行过空气动力试验研究,他们在几乎所有涉及空气动力学的国家重大研究计划和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们是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科研创新群体。几十年来,他们默默坚守、代代传承,只为履行空气动力事业“国家队”的神圣使命,为我国从大国向强国迈进提供有力支撑。
忠诚作底
构建世界一流气动试验研究体系
科技人员胡庆国倒下的时候只有30岁。那是1977年9月10日凌晨,被电闪雷鸣惊醒的胡庆国惦念着即将建成的8×6米低速风洞,蹚着齐胸口的洪水赶去抗洪。这一去,他再也没有回来。
风洞设计专家陈能歧倒下时,正逢41岁的黄金年华。那是在2.4米跨声速风洞首次方案论证会上,雷鸣般的掌声还在持续,作为设计方案汇报人的陈能歧却因肾病复发昏倒在地,被病魔吞噬。
气动计算专家李松波在生命的最后15年,拖着虚弱的身躯与死神赛跑,只为一件事——完成心血之作《耗散守恒格式理论》,解决困扰世界空气动力学界长达40年的难题……
不一样的工作岗位,不一样的生命历程,朝着的是同一个目标:不辱使命。
不辱使命,一代代的建设者在乱石荒滩上白手起家,独立自主建成世界瞩目的亚洲最大风洞群,使我国空气动力技术不断发展,满足了武器装备研制和经济建设需求。
某大功率电弧风洞是考核飞行器防热性能、突破热障的最主要地面试验设施,技术含量极高,建设难度极大。风洞总设计师陈德江带领科研人员,先后攻克了电源系统、加热器等多个关键技术难题,从开工到建成仅用时22个月,创造了我国风洞建设史上的新纪录。
冰花,晶莹剔透、纯洁美丽,却是飞行器的潜在杀手。“设备买不来,我们就自己造!”年逾七旬的风洞设计专家、“科技创新模范”刘政崇带领设计团队从零起步,摸着石头过河,攻克了制冷系统、喷雾系统和高度模拟系统等多个关键技术难题,扫清了结冰风洞建设的技术障碍。
综合运用风洞试验、数值计算、模型飞行试验,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当年对我国空气动力试验研究体系作出的战略规划。利用数值计算开展空气动力学研究,2016年5月,中心新建成千万亿次/秒计算机系统正式投入运行。从万亿次/秒到百万亿次/秒、千万亿次/秒量级,短短几年,中心数值模拟计算能力实现“连级跳”,并形成一系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专业计算软件,一举打破了国外商业软件多年来的行业垄断。
发展模型飞行试验技术,中心组建了一支专门的研究团队,由青年专家张利辉领衔。在没有任何遮蔽的外场试验,成功破解总体设计、飞行控制、飞行仿真等难题……
创新推动
支撑重点型号工程跨越发展
走进气动中心计算所气动设计与布局研究室的办公室,一架科幻感十足的飞机三维影像惟妙惟肖。这是正在研究的新型飞行器气动外形,其灵感来源于科幻电影宣传画上的一张照片。
把一张照片演变成实物,其难度可想而知。在课题组组长周铸的带领下,这根“硬骨头”硬是靠着百折不挠的创新钻研精神被啃了下来。
科研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十二五”以来,中心已成功解决了新型战机、大型运输机、“辽宁号”航空母舰等重点型号研制中的大量关键气动难题,为武器装备建设和国防科技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载人航天工程是我国空间科学技术领域的重大战略工程。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中心科研人员就全方位投入关键技术预研攻关,完成了工程研制各阶段试验研究任务几百项,风洞试验万余次,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提供了大量准确可靠的气动试验数据,解决了长征火箭、“神舟”飞船返回舱和逃逸塔研制中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
一流的创新背后,是一流的人才。
制定出台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实施办法,不断加快人才国际化培养步伐……在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的环境下,一大批锐意创新的攻关团队和科技英才脱颖而出。
青年科技专家易贤博士潜心空气动力学与飞行器结冰的交叉学科研究10余年,在国内首次提出飞行器结冰的数值仿真方法和试验理论,并在工程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青年科技专家杨党国在高速飞行器气动噪声控制研究领域颇有建树,经过潜心研究,提出了一种振动模态预测方法,发展了工程实用的飞行器部件气动噪声预测技术,34岁当上了高速飞行器气动噪声研究团队主要负责人。
女博士胡华雨致力于强场物理研究和气动-电磁问题理论与试验研究,所申请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取得阶段进展,引起国际同行关注。
目前,中心60%新增科研课题都由35岁以下青年骨干担任负责人;“973”技术首席已有10人、“863”专家17位,10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人次入选国家创新人才工程,还有“气动热试验功勋研究室”“科技创新模范”“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等一大批科技创新典范。
主动融合
发挥“国家队”职能作用
落实军民融合国家战略,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是该中心的使命所在。
瞄准航空发动机流动机理问题,牵头联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8所国内一流院校,论证提出相关项目,列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并启动实施;联合全国多家科研院所,突破原理性研究,创造性发展了先进的序列成像阴影测试技术,在国内首次获得高速碰撞过程高质量碎片云阴影照片……中心与国内10余家顶尖科研机构结成战略合作伙伴,针对大型设备建设面临的关键难题开展联合攻关,带动我国在相关产业领域实现技术突破。
为国防建设服务、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是中国气动事业“国家队”的责任担当。
作为C919大型客机全国联合工程队的主要成员单位,中心全程参与了总体布局论证、设计、评估试验规划等总体工作,承担了超临界机翼、增升装置等关键部段联合设计,完成了国内风洞试验任务总量的75%。
选型、减阻、降噪……让“中国制造”成为“中国名片”的新一代高速列车,也凝聚着气动人的智慧和汗水——仅气动减阻1%,就让全国高铁每年节约的电量,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一年的居民用电总量。
1978年以来,在钱学森的直接指导下,中心从零开始,创建了中国自己的工业空气动力学研究团队,先后完成了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首都机场新候机大厅、北京奥运会火炬塔等20多座大型建筑物、30多座桥梁的大量试验,使中国工业空气动力学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假如有来生,我还搞风洞!”早过退休年龄却仍然选择坚守的刘政崇眼含热泪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