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39170476

选合适人到合适岗位“官评官”→“官评民评”党内评议→党内党外评议

www.gcdr.gov.cn (2006-03-13) 来源:

选合适人到合适岗位
“官评官”→“官评民评”党内评议→党内党外评议

  选准用好干部,前提是正确地评价干部。今年和明年一季度,我省市、县、乡三级党委将相继集中进行换届,面广量大。这对如何科学、全面地考核评价班子或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05年5月至9月,在中组部直接指导下,我省先后在绵阳、德阳、宜宾等3个地级市和成都市新都区等10个县(市、区),进行了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点。半年后,我省出台《市(州)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工作程序(试行)》。
  “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干部评价和干部使用这两个层面,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形成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正确导向。”省委常委、组织部长魏宏认为,一个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至少需要解决三方面的问题:评价主体尽可能全面,社会层面尽可能参与,定量考核尽可能进入。
  有关人士认为,在此次出台的干部考评六大程序中,创新点在于引入民意调查和实绩分析。
  扩大社会的参与度,落实群众公认原则———“两推一述”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方法:两次推荐要求在首次民主推荐的基础上,对得票相对较多的人选进行第二次民主推荐,以第二次推荐结果确定考察对象。两次推荐较好地解决了现实考察中“较大范围内一次
  推荐得票一般不够集中”,以及如何把握和体现“多数群众拥护”的问题。
  民意调查一项,要求听取来自基层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相关干部群众的意见,从制度设计的层面扩大了听取群众意见的“量”。当不同方面、不同层面对干部形成的评价不一致时,会更注意群众的评价和意见。
  如何进一步扩大干部考核工作的民主呢?“程序”改进了民主测评的组织形式,完善了民主评议的方法,要求提前发放民主评议表,在民主测评会上收回,着力解决过去测评因时间紧无法填写具体意见的不足。在考核中,把各个环节形成的结果在适当范围内公开,及时反馈考核结果。而民意调查的引入,将使干部考核评价实现从“官评官”到“官评、民评”相结合,从党内评议到党内、党外评议相结合的转变。
  “差额推荐、差额考察、线型分析、民主测评、民意调查、集体面谈”,每一项考核程序都折射出强化“比较”的思想。通过比较分析,在人选的不同德才要素之间比出强项和弱项,
  真正做到“把合适的人选放到合适的岗位”,实现好中选优,防止干部“带病提拔”。

    《四川日报》 (2006年03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