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市长述职 三个“头一遭”
□本届市政府第一位向人大述职的副市长
□我市第一位接受人大满意度测评的副市长
□第一位有公民旁听其述职的副市长
2005年10月19日,这个日子将会被记入成都市人大民主建设进程之中。昨天下午,市委常委、副市长朱志宏向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述职,报告了他任职副市长期间的工作情况。而这次述职也将为他创下三个“第一”。
副市长述职印象
务实精心准备两份报告
昨日下午3点,市人大常委会机关2楼会议厅。朱志宏走上会议厅内的发言席开始述职。几句话后,坐在下面的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忽然发现自己手上的与现场的述职报告略有出入。难道报告改了吗?
又过了一会儿,大家发现,原来朱志宏现场演讲的是“浓缩版”述职报告。“为了在半个小时内向常委会报告更多内容,我将原来的报告压缩了。”朱志宏后来告诉记者,“8月初接到通知后我就开始着手认真准备述职报告,这也是难得的一次回顾两年来工作的机会,这段时间我总是想到什么就马上记下来,前天提交报告前还又作了修改。”
谦和怀着感激之心工作
“浓缩版”报告精炼了内容,却在开篇时多了一段话,而这短短不过百余字的“开场白”中,字里行间透着朱志宏的谦和个性:
我到成都学习、工作、生活27年了,分别从学生、企业技术、管理人员、企业经营者、政府机关不同部门公务员的角度,见证了成都经济社会的发展,见证了成都20多年的风雨历程……虽说每个人都可以在各自岗位上为社会作贡献,但作为成都市副市长,可以有更多机会为成都市民、为社会更好服务、更好工作。自己有幸被任命为副市长,给了我一个回报社会、服务成都、服务市民的好机会和平台,因此我怀着感激心情来把握工作机遇,迎接工作的挑战。
干练语速快认真作笔记
朱志宏昨天身穿白衬衣、黑西服,述职时的语速较快,演讲了半个小时,每句话都很清晰,其干练、简洁的作风可见一斑。
述职结束后,常委会组成人员分为三组开始审议,朱志宏也先后到各组听取意见。每到一组,他都认真地拿出笔记本记下大家提出的建议。接到市人大代表、成都理工大学教授李之权工工整整的书面意见后,朱志宏更感动得直说:“这就像老师对弟子的关怀,回去后我将逐字逐句地阅读!”
副市长述职报告
浓缩的述职报告
30页的述职报告浓缩成17页,半个小时的述职中,每一句都凝聚着朱志宏任职副市长两年多来的心血和汗水。
为“蛟龙”想方设法
在任职两年来,朱志宏狠抓了建立工业发展战略、招商引资、东郊工业结构调整、我市国企改革攻坚以及现代物流发展等方面工作。面对蛟龙工业港问题时,他多次深入基层调查,想方设法收集资料,经过认真分析、判断,认为蛟龙模式是一个较好的中小企业集中发展模式。这一模式随后在全市会议上开始宣讲,并同时发文推广。
如履薄冰抓安全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分管安全工作,用朱志宏的话说是“如履薄冰”。每次遇到重特大安全事故,他总是坚持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应急救援和事故调查。在他任职以来,每季度都要召开一次防范重特大事故工作会议,曾先后18次带队到基层检查、监督、明查暗访。
社保指标创历史最好
在分管劳动保障工作的一年时间里,朱志宏积极拓展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在这一年中,社保工作的各项指标均创下历史最好水平。朱志宏还多次召开现场会,保证“两网”的建设工作切实开展。
副市长述职审议
代表诚恳提意见
在昨天下午的分组审议中,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及部分市人大代表诚恳地向朱志宏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成都缺乏强有力的工业经济支持”成为提得最多的一个问题。
“成都曾经错过了两次发展机遇,今后一定要在把握机遇、抓住重大项目用以发展成都经济上下功夫。”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沈逖建议,当前就是要多吸引英特尔、TCL这样的大项目。“成都工业底子薄,现在销售收入在50亿元以上的只有攀成钢。”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王体乾接过话头对朱志宏说,“希望在你的任职届内能完成吸引这种大项目的重任。”“这也是我的愿望。”朱志宏回答道,“为此我将更加努力!”
声音
沈逖:朱副市长到政府工作后,依然保持了他在企业时高效、务实的作风,为人也很谦和。希望今后还要加强对分管部门的指导、监督和推动,多深入基层搞调查。
汪良吉(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建议今后加强用信息技术产业带动工业经济发展以及电子科技应用到产业方面的工作。
田蓉(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建议进一步推动提高成都市民的信息化水平,要把先进的信息技术成果应用到每个家庭的生活中来,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李之权(市人大代表):领导既要敢于接受监督又要善于接受监督。朱副市长已解决了“敢于”问题,但在“善于”方面还建议要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监督,变事后接受为事前接受监督。本报记者赖晓莉
成都日报 2005-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