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39270255

关于领导干部民主测评数量-线性分析法的总结和思考

www.gcdr.gov.cn (2005-02-24) 来源:
立足实践 大胆创新
科学分析干部特点 直观比较干部差异
关于领导干部民主测评数量-线性分析法的总结和思考

 
  四川省委组织部在建设开放的组织工作系统中,按照科学、民主、开放的要求,在省级经济科技系统率先推出、并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考察中广泛运用的“数量-线性分析法”,目前已成为省委组织部在干部考核评价方法上创新突破的重点之一。数量-线性分析法以传统测评方式与现代分析思想结合为理论根据,以客观的民主测评为基础,以先进的计算机数据处理为手段,以准确直观的曲线图为表现形式,突出了科学分析干部特点,突出了直观比较干部差异,突出了干部素质的量化测评,体现并落实干部群众“四权”,避免简单地以票取人,在干部分析评价方法创新上做出了积极有效的探索,收到了良好的实践效果,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一)产生背景

  十六大报告指出:搣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攠这是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实践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要改革创新党的组织建设。根据十六大的精神要求,四川省委提出,要树立先进的组织工作思想和工作理念。也就是强调组织工作与时俱进的问题,强调组织工作如何根据我们党的“两个历史性转变”,来改进我们现在形成定势的一些价值取向、一些工作方式、工作方法。
  党的自身建设的现代化首当其冲的是党的组织工作的现代化,就是要有现代化的组织工作理念,现代化的组织工作方式。干部制度最重要的改革是干部选任机制的改革,也就是社会最关心的“进口”问题。十几年来,我们党苦苦探索、追求的也就是要有一个科学的、客观的、得民心的干部选任机制,其基本走向是扩大、落实党员和群众在干部选任中的“四权”,其重点是要解决群众对干部选任的参与权和选择权。因此,干部工作的核心在于选人用人,而选人用人的基础则在于对人的科学分析和客观评价,如何在干部分析评价中有效落实“四权”,切实体现民心民意,则是我们当前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另一方面,随着干部制度改革层层推进、与日俱新,民主推荐成为确定考察对象的必经程序,民主测评在更大范围内实行,两推一陈述、考察预告、差额考察、考察结果反馈、任前公示以及任职承诺等改革举措纷至沓来。干部工作越来越民主和科学,越来越注重落实党员和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越来越注重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这种情况下、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具备了科学的理论指导、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坚实的实践基础,数量-线性分析法作为干部分析评价方法的一种创新成为可能。
  从现实情况看,在以往的民主测评过程中,我们经常处于这样的两难境地:一方面民主、科学、开放已成为干部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民主测评是我们长期和普遍使用的干部分析评价方法,也是《干部任用条例》所要求的重要程序和环节,是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和尊重民意、落实“四权”的直接体现。特别是在目前的社会经济关系和环境下,民主测评作为一种不记名、背对背的方式,对于全面了解群众对干部的真实评价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传统的民主测评方法由于设计理念和操作处理方式的局限而存在明显的不足:重综合、轻分析,定性多、定量少,缺乏直观有效的表现手段。一是测评项目较为简单和笼统。比较普遍的是分为“德、能、勤、绩、廉”等几个项目,干部群众难以全面、细致地评价干部。二是分析方法比较陈旧。一般是对测评
项目的得票情况进行简单统计,缺乏科学、精密的量化分析特别是分层分类的比较分析,因而做出的结论笼统、模糊,评价随意性很大,既难以令人信服,考察者自己也底气不足。三是分析结果的表现方式比较单一。数据统计表往往就是最终的表现方式,“这个干部究竟是个什么样子攠、“两个人到底有什么不同攠,以及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干部群众对这个干部的评价有何差异等等,无法向广大干部群众反馈直观形象的“说法”,尤其是差额考察中的干部评价差异问题,更让考察者为难。因此,创新干部分析评价尤其是民主测评方法,成为干部选任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难题。

(二)方法特点

  作为干部分析评价方法的一种创新,数量-线性分析法在充分继承传统方法合理因素的基础上,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
  一是针对传统方法简单的项目设置,全面更新拓展了测评项目,形成了完整、科学的考评指标体系,使全面、细致的评价干部成为可能,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肯定。
  二是针对传统定性分析方法在科学性、精确性上存在的不足,大胆引入数量分析方法,从根本上将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分析。分析法的数量转化和计算公式系统是在严谨的数学和统计原理基础上,充分考虑与结合干部工作的实际,并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形成的,这是数量-线性分析法的根本内核,构成了方法的科学性基础,也成为区别于传统方法的本质所在。
  三是针对传统方法在表现方式上存在的不足,引入直观精确的曲线图作为表达方式,成为与传统干部评价分析方法的根本区别之一。线性分析图包括同一测评对象不同参评人的分层次评价、不同测评对象的对比评价以及对领导班子集体的评价,直观、准确的展示了干部群众对班子整体、干部个人、干部之间的评价情况。在看到我们反馈的曲线图后,群众的评价是:干部的特点和差异“明白如画、一目了然”,“选得清楚、用得明白”。
  四是注重与其他改革措施有效结合,提高了干部选任制度改革的整体效果。尤其是经济科技系统把数量-线性分析法和“两推一陈述”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极大地调动了干部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增强了整个选拔工作的互动共振效应,较好地落实了干部群众的“四权”,另一方面又大大提高了测评数据的客观性和可信性,增强了干部评价的科学性。在测评现场,干部群众普遍反映:“这个办法好。是骡子是马,你先让他出来溜溜,好下笔(评价),” “要不,谁是谁都还不知道!”
  五是在测评结果的运用上,尤其注重对不同干部的比较分析。分析法中多人比较曲线,简洁明了地解决了差额考察中棘手的干部评价差异问题,“高矮胖瘦,清清楚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从四川省级经济科技系统的追踪调查情况看,去年经过两推一陈述和数量线性分析环节提拔的厅级领导干部,在年终的考核测评中,各项指标在班子成员中都名列前茅,干部群众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几名新提一把手更是尤其明显。从而有力地证明了数量-线性分析法在干部选任工作中的突出作用,正如有的干部所说:“人得其位、位得其人”。
  此外,数量线性分析法同时具备分析过程的普遍适用性和分析结果的特殊适用性。如何体现不同部门和领域对干部评价标准的不同,这是分析方法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验证其存在价值的重要因素。
  分析法实际上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比较稳定、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分析构架和分析流程。其中13项指标、等次划分、分值设定、测评表版式、参评人员范围、测评过程等,都是对干部考察评价长期实践的总结、提炼。核心的分析公式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分析软件系统、曲线系统和曲线图的表现模式,则基于公认的数学逻辑和统计原理。计算机更是高度标准化的技术手段。三个层次的因素都保证了分析构架和分析流程的普遍适用性。二是比较灵活、具有特殊适用性的具体测评指标、参数、权重设置系统,能够迅速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进行调整。数量-线性分析法之所以得到普遍认可,也在于它较好地兼顾了分析过程的普遍适用性与分析结果的特殊适用性。

(三)初步意义

  经过近年的实践、观察和总结,结合不同领域、部门、层次干部群众的反映,我们认为,数量-线性分析法仅仅作为一种方法层面的创新,之所以引起如此巨大的反响,得到各个方面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主要源于它对传统干部评价方法的革命性突破,以及在更深层次的思想观念、分析方法、解决之道等方面给我们带来的思考:
  组织工作同样需要、甚至更为需要先进的思想观念和方法手段。日新月异的经济科技发展,开放的社会环境,与外部世界的直接对接,党的工作重点、领导方式、运行方式和一些基本制度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并对组织工作的思想观念、工作方式、方法提出新的要求。开放的组织系统必须同时拥有开放的思想观念、科学的制度机制和先进的方法手段,科学合理的制度机制必须基于强有力的方法支持。事实上,方法论就是世界观,新的方法背后,何尝不是思想观念、理性思考和业务素养的积累聚变所致。
  对现实实践和既有传统的取舍态度,很大程度上成为方法创新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数量-线性分析法之所以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充分认可和接受,其对干部工作尤其是干部考察考核现实实践和既有传统的理性取舍,至为重要。形象的讲,分析法就出生在干部考察个别谈话、民主测评的具体实践中,因而具有天然的实践性和针对性。此外,虽然在内核上有本质不同,但分析法非常尊重干部考察考核工作传统的习惯程式,它的指标设置、等次划分、测评表版式,测评人早已见惯不惊甚而习以为常,以至于测评组织者必须提醒“与以前有所区别”。试想,如果连职业的民主测评组织者对测评项目和版式都一头雾水、四顾茫然,其他参评者当然更是自不待言了。实际上,这不仅是简单的外在形式问题,更是创新的思路和策略问题。
  全面、科学、深入的考核和评价干部、分析和掌握民意,需要重新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和分析流程。在全新的社会经济环境下,执政党如何考核、评价干部,分析掌握民意,体现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这是职能部门必须解决的问题,而重新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分析构架和流程则是问题的核心。事实证明,数量-线性分析法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由于同时基于严谨的数量分析和长期的干部工作实践,并经过反复的总结、提炼特别是与实际情况的相互应证,其分析构架和分析流程在很大程度上具备不同部门、领域的普遍适用性,13个测评指标也基本涵盖了干部评价考核的主要和重要方面。而其灵活的指标、等次、分值及权重设定又能较好的体现和满足不同领域、部门,机关、地方和不同层次干部评价考核需求上的差异,并根据环境、任务、技术的变迁及时调整和校正。
  干部日常管理应该也可以拥有不同的思路和方法。从开发之初,四川省委组织部有关干部处室已考虑在班子年度考核中配套进行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民主测评,提高干部年度考核的质量以及考核结果的使用价值,并在数量分析基础上制作班子和干部个人的考核年线等,以有利于制度性、规范性、长期性地掌握班子和干部个人的情况。毕竟在一般情况下,我们不大可能每年对每一个班子都进行一次全面的考察或考核--虽然从工作角度考虑甚为必要。2004年初,省级经济科技系统已在24个厅局年度考核中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试行了民主测评。尽管尚处于探索阶段,但从分析结果看,数量―线性分析法与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有机结合,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和信息,大大增强了下一步领导班子和干部管理的针对性和主动性。并且分析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干部管理的预警功能,有利于“关口前移”、“防微杜渐”,这又颇出我们意料之外。
  数量-线性分析法的理论基础、分析构架和分析流程具有巨大的应用发展空间。到目前为止,数量-线性分析法主要在干部考察考核中应用,事实上,基于科学合理的分析构架和分析流程,其应用发展空间远不止于此,仅就干部工作而论:干部队伍结构和干部考核数据的长期动态分析、对干部考察数据的综合分析,以及更进一步对领导干部、领导班子进行全面深入的数字管理和动态数据分析等,特别是与干部选任机制方面的各项创新举措的配套使用,足以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巨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