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
6月初夏,南充市嘉陵区的土地上有阵阵新风掠过:产业扶贫惠泽百村、科教扶贫带动万家、社会扶贫温暖民心……为激发贫困群众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嘉陵区积极探索“三项奖补”机制,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帮助贫困群众从“要我发展”向“我要发展”转变。
该政策自2016年在嘉陵区大观乡蒋氏祠村试点以来,效果明显,并于2017年在全区推广,还将持续到2020年。
A
“三项奖补”是什么
具体而言,“三项奖补”有五大聚焦。一是聚焦“奖勤罚懒”。分别实行就业增收奖补、种养业增收奖补、孝老爱亲奖补;二是聚焦“奖补实效”,把牢申报、审核和兑现环节,坚持到户到人的原则,每半年一奖补,截至今年5月,累计发放奖补资金4500万元;三是聚焦“资金筹措”,做好规划、资金、力量统筹,充分鼓励机关单位帮扶,整合社会扶贫资源,倡导社会新风尚;四是聚焦“长效持续”,开展先进典型宣讲和反面典型惩戒活动,对拒不履行赡养义务情节严重的,由公安等部门进行训诫;五是聚焦“成效精准”,实现“致富无门”向“户有一技”转变、“懒种散养”向“短期增收”转变、“要政府代为行孝”向“主动孝老爱亲”转变。今年,全区新增“五星农户”3000余户,涌现了最美孝星、嘉陵好人400余人,成功创建省级“四好村”52个,区级“四好村”80个。
B
就业增收有奖补
“我和儿子今年务工总收入超过了5万元,政府共补助了1600多元。”近日,领到就业增收奖补资金,一立镇围塘坝村村民雷明泽很高兴。
嘉陵区积极实施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贫困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同时,该区推出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奖补政策,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
围塘坝村贫困群众王琼华在村里的嘉立种养殖合作社务工,年收入超过2万元,还领到了政府补助的800多元就业增收奖补资金。“政府不仅对我进行了免费技能培训,还给我发放了一笔就业增收奖补资金。现在我在合作社里打工,家门口就把钱挣到了,脱贫一点儿都不成问题。”王琼华说。
据介绍,贫困群众通过技能培训后外出务工,年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可自行向村里申请。村里初审后,报乡镇审批,按申报者年度实际收入的3%、最高不超过1500元的标准给予就业增收奖补资金。
C
种养增收有奖补
大观乡蒋氏祠村贫困群众王春蓉去年养了12头猪崽,年底出栏生猪7头,收入了21000多元,还获得奖补资金2000元。“自己养猪挣钱,国家还给我补助,这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事情。我还要扩大养殖规模,挣更多的钱,早日走上致富路。”王春蓉说。
“现在搞种养都有奖励。我种菜收入1万多元,领到了1000元奖补资金。”金凤镇牛王庙村贫困群众唐绍勇望着地里长势喜人的蔬菜说:“我在家发展蔬菜产业,一年四季都有时令蔬菜上市。在政府奖补政策的激励下,我准备扩大种植规模,争取来年收入翻番。”
2017年,嘉陵区共发放种养业奖补资金2208.6万元。在该项政策的激励下,贫困户发展种养业的积极性高涨。走进乡村,贫困群众家的房前屋后瓜果飘香,庭院里鸡鸭成群,“漫山遍野大产业、房前屋后小经济”的产业格局正逐渐成形。2017年,该区新增果蔬种植面积15000亩、小家禽160万余只、家畜9500余头,户均实现增收800元。
D
孝老爱亲有奖补
三会镇观音院村任文忠老人是孝老爱亲奖补政策的受益者。“这项奖励政策的实施,不仅在经济上给了我帮助,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一个好的氛围,家家户户之间有了个比较,子女每月按时给我赡养费。”任文忠老人说。
“孩子给我养老钱,政府还要给我补助。我很庆幸自己活在这么好的年代。”龙蟠镇毛家沟村70多岁的何文贵老人说。领到300元孝老爱亲奖补金,何文贵笑得合不拢嘴。何文贵有两个女儿,都外嫁他乡。在“三项奖补”的激励下,两个女儿每月按时给老人500元养老钱,解决了老人后顾之忧。
“自从孝老爱亲奖补政策实施以来,现在民风淳朴,家家户户都尊老爱幼。”龙蟠镇毛家沟村党支部书记付之荣表示,通过实施孝老爱亲奖补政策,弘扬了传统美德,培育了新风正气,解决了空巢老人的后顾之忧。
依托“三项奖补”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嘉陵区探索出了自己的道路。2017年,嘉陵区脱贫4485户13699人,59个贫困村“摘帽”,贫困发生率降至1%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