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源市紧紧围绕脱贫攻坚中心任务,推行“五四三”模式,选优配强农民夜校师资库,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提升农民夜校实效。
畅通“五渠道”精品化师资。按照“择优入库、结构合理、动态管理、共建共享”的原则,畅通五大渠道,组建过硬师资队伍。畅通个人自荐渠道。村官、三支一扶、志愿者等可根据自身特点填写“‘农民夜校’师资库入库申请表”申请加入“农民夜校”师资库,将新媒体、新技术带到农村。进入师资库后,年终优秀考核将优先考虑。畅通乡镇推荐渠道。乡镇重点推荐“土专家”、“田状元”、致富能人,传授种、养殖技术和致富经验。畅通公开遴选渠道。组织入库教师考试,通过返聘、临聘、上课补助的形式吸引基层一线工作者和先进模范典型加入到师资库中。畅通组织派遣渠道。组织派遣一批、优秀硕博人才、敬业“第一书记”、“5+1”帮扶力量中业绩突出、基层经验丰富的干部以及具有扎实理论素养的领导干部,指导脱贫攻坚、普及政策法规以及解读政策。畅通邀请专家渠道。通过与院校签订协议、邀请客座教授、专技人员兼职等方式,引进一批专家学者,针对农村电商、乡村旅游,为学员讲授新农村发展方向。
丰富“四课堂”差异化教学。针对群众居住分散现状,实行差异化教学,并采取群众积赞的方式明确授课内容。固定课堂集中教学。围绕时事政治、法制安全、健康常识、技术培训等安排课程,并在校区设置课程公示牌,邀请村委会附近居民点赞选取实用课程,根据获赞数量确定本月授课内容。移动课堂机动教学。利用相对农闲时间或劳作间隙,组建移动课堂小分队到院坝、到田间,将实用技术、惠民政策送到群众家中,解决居住远农务忙群众难集中问题。挎包课堂上门送学。针对单独居住的群众,组建挎包课堂小分队,在春耕、秋收时节,将先进的种、养殖技术传授给散居、行动不便群众,实现“农民夜校”教学全覆盖。网络课堂远程送学。利用“万源先锋”微信平台,共享课堂视频、乡村新貌、党的政策,让外出务工人员了解家乡变化,吸引其返乡创业。
健全“三机制”常态化管理。健全保障机制。根据农民夜校“八有”标准、硬件设施“四个一”要求,统一设计、制作农民夜校标识标牌、上墙制度、宣传油画等,确保开办夜校有阵地,建设阵地有新貌。建立健全夜校教师和工作人员补助发放制度,保障夜校运转资金充裕。健全督查机制。不定期对全市“农民夜校”开课情况进行督查,并纳入积分量化管理;成立电话抽查小组,对全市所有“农民夜校”进行电话抽查运行情况。健全激励机制。根据督查情况和积分量化管理情况,评选“明星讲师”、“给力组织”,给予表扬激励。参训次数多的群众,给予一定的物资激励,提高群众参训积极性,确保“农民夜校”常态化。
(万源市委组织部 万国刚 方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