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39257594

屏山县坚持党建引领 加速脱贫攻坚

www.gcdr.gov.cn (2017-11-27) 来源:四川组工网

屏山县坚持聚焦扶贫抓党建、党建引领促脱贫,围绕建设党建扶贫示范县目标,改革创新、狠抓落实,统筹推进党建与脱贫攻坚、经济发展相融互动,形成“加速度”,取得明显成效。“五联”模式、“借牛还牛”模式受到省委书记王东明签批肯定;“捆绑”考核、“歇帮”机制被人民日报刊发。

一、强化责任担当,发动攻坚强劲“引擎”。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来谋划推动,聚焦聚力,凝聚了强劲牵引力和推动力。一是实施脱贫“总承包”。在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总负责基础上,县委书记、副书记对应承包东、中、西扶贫片区,成立指挥部牵头抓总,带头率带;35名县级领导承包乡镇、承包村,每个乡镇由2-3名县级领导成立乡镇脱贫攻坚队,每名县级领导承包1-3个贫困村,推行一线工作法、全程纪实、月交账制度,确保了责任落实工作落实。二是实施攻坚“全覆盖”。严格落实“五个一”“三个一”全覆盖要求,重点突出年度规划退出村,调增帮扶部门、驻村干部,扩展“3人编组”为“5人编组,搭建了1000余人的村级攻坚作战平台。认真落实党员干部包户“15条”,确保“人人头上有任务,个个肩上有指标”,保持了全员全力攻坚态势。推行优秀人才领办项目制度,统筹100余名优秀青年递进班学员到乡镇、村锻炼,构建了工作推进与干部成长成才的良性互动局面。三是实施考核“大捆绑”。出台机关事业单位借用、抽调工作人员管理暂行办法,保持一线干部稳定。开展党建引领强、攻坚能力强“双强”战斗班子创建,将县级部门年度目标绩效考核与对口帮扶乡镇“捆绑”,构建县乡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机制,促使县级部门“上蹿下跳”,解决了乡镇“唱独角戏”问题,凝聚了县乡合力。

二、强化统筹融合,打造攻坚叠加“驱动”。坚持“四好六多”目标要求,深化打造组织联建、发展联动、利益联结、多元联治、干部联考“五联”模式升级版,实现大统筹、大整合,形成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示范效应。一是区域统筹融合。坚持城郊、库区、山区、彝区“一城三区”大统筹,突出贫困村为核心,区域联动、整合投入、统筹发展,实现了区域统筹发展和产业融合发展。每个规划退出村区域整合投入1000万以上,连片打造万涡片区、越红片区、双峰片区、高田片区等24个脱贫产业示范片,形成了联动发展、融合发展示范。二是设施互联互通。坚持“多个龙头进水、一个龙头出水”,建立资源整合平台,推进路、电、水、通讯“四网”建设,实现村村有水泥路、有电、有水、有通讯;每个产业连片区域建成电子商务平台、水果交易市场,织就了一张覆盖城乡、惠民便民、支撑发展的基础设施网络。三是产业片链融合。强化利益联结,依托五尺道公司、米奇公司、巨星公司等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规模化加快茵红李、茶叶、林竹等种植业和肉牛、生猪等养殖业发展;培育营销体系,发展专合社353个,培育新型职业农民3090名,依托电子商务发展和抱团闯市场畅通“线上线下”销售,有力有效促农增收。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9%、增幅全市排位第一。坚持“产业屏山”定位,围绕产业链专项招商、驻点招商,新签约项目12个、协议引资60余亿元,开工10个。推动产业基地“景区化”、文化活动“节日化”,“李花节”“梨花节”“油菜花节”“火把节”等逐步品牌化,初步形成农旅融合发展新格局;锦屏万亩花海先后两次在央视新闻联播报道。

三、强化基层基础,铸就攻坚坚实“底盘”。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全面开展城乡结对共建行动,引领新农村建设全面花开。一是聚居建村。统筹易地扶贫搬迁和“双挂钩”政策,启动农村聚居点建设22个,其中基本完成10个。对标“四好村”标准和“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要求,以做好村级“十件实事”为载体,开展“四面红旗”评选活动,创建省级“四好村”34个、市级“四好村”46个、县级“四好村”57个。二是创新强村。全面推广“借牛还牛”资产收益模式,融资贷款实施股权量化项目,由村集体、贫困户按股“保底分红收益+利润分成+种养殖收益+其他收益”,建立市场主体+村集体+贫困户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种植业2750万元股权量化项目覆盖92个村3009户贫困户,畜牧养殖业2500万元股权量化项目覆盖33个村1364户贫困户。同时,推广探索集体资产入股、出租等方式,不断拓展村集体经济发展渠道。目前,有村集体经济村170个、占比62%,村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三是统筹治村。圆满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在17个贫困村增配副支书,全面设立法治委员,开展村干部全覆盖培训,实现了选优配强训强。因村制定和推行“村规民约”、贫困户“歇帮”机制,建立和运行村红白理事会,办好“农民夜校”,开展文明示范户创建、趣味劳动比赛和有奖知识问答等活动,真正营造了感恩奋进浓厚氛围。

四、强化机制创新,加足攻坚高标“燃油”。突出党员干部这一核心因素,坚持制度的刚性管理和柔性相结合,全面调动脱贫攻坚的合力和激情。一是建关爱机制激活力。创新“三三制”激励,即3次“两办”表扬转化1次县委县政府表扬、3次县委县政府表扬转化1次嘉奖、3次嘉奖转化1次三等功,立功受奖者进入县“荣誉馆”、“荣誉榜”,优先提拔重用、优先评先评优、优先晋级晋职、优先培训进修。2016年以来,累计授予三等功39人、嘉奖60人;提拔重用35人。严格落实关爱脱贫攻坚一线干部试行办法的基础上,每年分别单列3名科级领导干部、3名乡镇事业名额,定向在优秀乡镇干部、村干部中选拔,每年在优秀第一书记中按20%比例选拔科级领导干部;设立100万元基金,专项激励村干部。二是建容错机制添动力。出台容错纠错机制实施办法,明确在推进改革和体制创新中,因先行先试出现失误或未达到预期效果等“九种情形”适用容错免责,保护了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目前,已容错纠错2起、免责4人。三是建严管机制强压力。推行年初承诺、年中述诺、年终践诺及全程评诺“三诺三评”,对测评排位靠后者,与年度目标绩效考核挂钩,排位后三位者,由人大质询、政协约谈,两次排位靠后者实施组织调整;针对工作力度偏软、能力偏弱、态度偏懒、心思偏散,开展正“四偏”,每月筛选16名以上领导干部,按职务对应由县委书记、县长、组织部长和县纪委书记约谈;每月开展“代表问政、委员议政”,有效倒逼党员干部有位有为。目前,“三诺三评”质询1人、约谈2人,问政议政8人,正“四偏”批评约谈县级领导8人、正科级领导15人、副科级领导36人。

(中共屏山县委组织部 陈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