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差异化探究“双报到+小区党建”模式
提升社区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能力水平
随着新型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探索不断深入,绵阳市延伸推行机关党组织到社区、在职党员到小区报到开展志愿服务,通过专业化需求分析、制度化“磋商”立项、党群一体化“组团”实施,助推机关党建与社区党建相融互动上档升级,把机关党员教育监督延伸前置到群众家门口,把社区保障性兜底服务拓展为针对不同人群的个性化特色服务。
项目化定制促进“三社互动”。针对“社区共治力量培育难,整合难”问题,在社会组织发展基础较好、政府购买服务保障力度较大的中心城区社区,邀请第三方共同问需编制服务项目;围绕项目需求培育草根组织、引进专业社会组织;鼓励报到党员结合个人特长优势和意愿,双向选择加入相应组织参与服务活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共建单位认领等方式为项目提供运行资金等保障。涪城区水韵滨江小区党支部回应居民群众丰富文化生活呼声,实施“左邻右舍公益小栈”项目,将报到党员根据特长编入长者聚乐部、巧妈帮帮团等草根社会组织中,以项目为载体把报到党员分类组织起来,把党组织与受众群体联系起来,社区、社会组织、社工有序高效互动,群众不会只记得社会组织的作用,党组织也事半功倍加强了对社会共治力量的培育、引导、监管和整合,壮大了工作力量,拓展了服务领域和成效,小区家园文化氛围越来越浓,巩固了党在城市基层的执政基础。
信息化对接强化党组织统筹。针对“群众需求多元化、碎片化”“集中性志愿服务组织难”问题,在小区党建和智慧党建基础较好的发展新区社区,用好用活微信群、APP等技术手段,采取“群众点单、党组织派单、党员接单、服务小组晒单”方式,灵活分散对接供需、组建服务小组,满足“小微心愿”;利用后台数据库加强情况统计和反馈,利用新老媒体宣传形成“助人为乐”导向。游仙区委在2016年度表扬各类先进个人工作中,通过智慧党建平台调取核实全部96名党员候选人的社区服务活动记录,线上“点对点”征求芙蓉金城等45个相关小区党组织意见,其中29人在工作业绩相当情况下,因小区报到服务不到位、作用发挥不明显而与先进失之交臂,痕迹管理电子化让小区党组织的社会监督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提高了“双报到”的服务、宣传和结果运用效率;社会动员网络化实现了更大范围的项目认领自由和客观评价获取,拓展了区域化党建的内涵和外延。
网格化自治激发内生长效。针对“自治意识提升与城镇化发展水平不适应”问题,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城社区,健全完善社区网格、院落、楼栋、单元党组织(党小组)设置,根据需求和意愿将报到党员编入其中,常态化开展开放式党组织活动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探索完善党员义工积分制和星级管理模式,激发党员群众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内生动力,提升群众认可度和参与度。江油市涪滨社区构建“社区大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单元党小组”三级网络,由社区和小区统筹调配力量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把报到党员编入清风苑等3个小区的11个楼栋单元党小组,以网格为标尺细分社区服务和管理空间,以爱心银行、百姓生活馆等常设服务项目为载体,完善居家养老日间照料、未成年人科教活动等5类20余个服务项目,将党组织和党员的引领作用有机融入社区自治,潜移默化涵养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自治土壤。
为保障“双报到+小区党建”工作不断提升,长效运转,绵阳市分别完善了小区党组织建设和差异化“双报到”的顶层设计,各县区形成了工作责任落实和人财物保障的实施办法,探索运用智慧党建平台,在项目运作过程中求取不同群体多元利益诉求的最大公约数,在联系服务中提升党员群众的组织化程度和一体化水平,城市基层治理朝着“党建统筹、群众自理、社会共治”格局加速发展。
(中共绵阳市委组织部 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