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自2015年2月底推出《忏悔与剖析》栏目至今,已经披露了22名违纪违法者的悔过书。有记者梳理发现,其中有19人在悔过书中反思自己的腐败原因时,提及了或是侥幸、或是贪欲、或是不平衡的心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坚决反腐败已是大势所趋,许多贪腐官员纷纷落马。纵观那些落马官员们,在进入仕途之初,很多都是尽职尽责,奋发有为,干出了一定成绩的。但是随着地位的提升,权力的日益增大,他们开始出现3种不良心态,或是侥幸、或是贪欲、或是不平衡,正是在这些心态的影响下,他们逐渐走上了贪腐堕落的道路。
有的干部对党纪国法是心中有数的,但是他们心存侥幸,认为收点红包礼金无所谓,况且比较隐秘,被发现的几率很小,甚至东窗事发后,还只是怨自己运气不好;有的干部受身边社会风气的影响,尤其是看到一些老板生活奢靡,而心生不平衡,也想跟着“吃肉喝汤”,等等心态,不一而足。但是总的来说,还是贪欲在作祟。正是贪欲难抑,才难控贪腐行为。
“一念之欲不能制,而祸流于滔天。”因而,干部要警惕3种易腐心态,要有自制力,控制自己心底的贪欲,否则就可能造成极大的祸患,后悔莫及。
首先要加强党性修养,明白为官之德在于清廉。为官一场最起码应留个清名。持身必须以清廉为准则,凡利禄名誉“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当官做领导,手中握有一定的权力,因此在钱财、名利问题上犯错误的可能性总会比一般人大。如果平时不刻意“慎独”,不注意防范“找上门来”的错误,老是怀着侥幸心理去为不可为之事,非栽跟斗不可。
“小事当慎,小节当拘”,确是对领导干部的金玉良言。古人云:“堤溃蚁穴,气泄针芒”,“巴豆虽小坏肠胃,酒杯不深淹死人”。这揭示了由量变到质变的深刻哲理,也是一些腐败分子带给我们的深刻教训。大多数腐败分子是从不注意小事小节逐步走到腐化堕落境地的。在推杯换盏中放松了警惕,在小恩小惠面前丢掉了原则,在轻歌曼舞中丧失了人格,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
“当官发财应两道”。每个党员干部都应慎独慎微,从小事小节上加强自身修养,从一点一滴中自觉完善自己,懂得是非明于学习、境界升于自省、名节源于修养、腐败止于正气的道理,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
(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 扬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