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做合格党员。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着力提升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水平,做维护社会稳定的排头兵,为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一是创新维稳理念,理清工作“思路”。“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维权是维稳的基础,维稳的实质是维权。改革是由社会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到深化,改革越深化,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就越多,群众的权利意识、公平意识、民主意识不断增强,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社会稳定进入风险期,社会矛盾进入集中期,必须实现从传统社会管理向现代社会治理转变,正确处理社会矛盾,把握好维稳和维权的关系。维稳必先维权,必须把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解决好。一味追求维稳,忽视群众利益问题解决,是本末倒置、舍本逐末。要健全维护群众利益的有效制度,完善解决群众诉求的长效机制,使群众切实感受到利益得到有效维护、权益受到公平对待。要重视疏导化解、刚柔并济,既不能在维稳维权上管得太紧、呆板僵化,更不能要求太松,涣散松弛,要充分理解和处理好秩序和活力的关系,充分调动积极因素,确保社会治理既有条不紊又生机盎然。
二是妥善处理矛盾,找准方法“出路”。“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治本,解决民生问题矛盾是解决社会矛盾的切入点,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持续不断改善民生,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民生问题矛盾,有效解决群众后顾之忧,为社会稳定、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内生动力,奠定稳固物质基础。要持续增强改革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破解发展中面临的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准确认识和对待社会发展过程中利益关系及利益格局调整,准确把握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相互关系,积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的能力,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注重抓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重要领域“牵一发而动全身”,关键环节“一子落而满盘活”,既善于出招又善于应招,做到“蹄疾而步稳”。
三是推进平安建设,护航稳定“道路”。“能扶天下之危者,必据天下之安。”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要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全面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维护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稳定局面,做到居安思危、有备无患。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系统体系建设,引导群众依法行使权利、表达诉求、解决纠纷,紧紧抓住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制约平安建设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坚决防范重大公共安全事故突发,坚决遏制严重刑事犯罪高发,把整体防控与专项打击相结合,保持对高压态势,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立说立行、即知即改,对群众急需急办的“零懈怠”,对群众深恶痛绝的“零容忍”,以最广大人民利益为根本坐标,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重心落在城乡社区,尽可能把服务、资源、管理放到基层,为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推进多方参与、合作共享、风险共担,努力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作者单位:达州市大竹县人和乡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