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反腐倡廉的进一步深入,为官的“不作为”现象时有报道,当“老好人”,做“太平官”的思潮也就产生了。先前,针对这样的“ 软腐败 ”,各地曾出台办法,明确问责情形,倒查“ 一把手 ”责任;有的地方更使出“ 杀手锏 ”,将国家工作人员上班网购炒股等庸懒散行为与单位编制管理挂钩。
是呀,俗话说:“羊群走路靠头羊”、“上梁不正下梁歪”,一级政府的党政“一把手”应该成为“相关工作人员”的镜子和领头羊,不要等到“倒查”才恍然大悟。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三严三实”,从修身、用权、律己、谋事、创业、做人诸方面,为培养、锻炼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合格干部,提出了全面的、立体的要求。在这样的态势之下,当“老好人”,做“太平官”的“慵懒”行为,无论你官大官小,恐怕就走不了多远了。
前有“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之古训,今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民谚。习近平总书记在他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中曾写道:“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的确,“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本就该成为党员干部的“平生意”。但是,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两种极端的状况。一种是积极的“开拓者”,他们每到一处,都“新政”不断,建设不断,至于“利益”,得先满足自己的“私囊”,才会给百姓洒点“毛毛雨”;另一种是自己“胸无大志”或“看破红尘”,只是想混几天日子,领几分轻松钱罢了,来个“不腐不干”,当个“老好人”,做个“太平官”,也许还能“保住清白”,“光荣”隐退。这两个极端的行为,最终受害的还是国家和人民!
“为官应立公仆志,从政最贵爱民心”,只有把“敢于担当,敢抓敢管,严格落实”的豪言转化为工作的动力、实际的行动,“公仆志”“爱民心”才能得以体现。“打铁要靠本身硬”,唯有自己敢拍胸脯、敢接受监督,才有资格去管理、教导下属。一个“爱民”的领导容易带出一个“爱民”的团队;一个“爱民”的团队可能毁于一个“慵懒”的领导。
当然,要践行一颗“爱民心”,许多时候还得将自身“置之度外”,不要总是惧怕自己的“太贫”,要有过“穷日子”的准备。倘若过于惧怕自己“太贫”,那就有可能为自己的“脱贫”铤而走险,结果就真的不“太平”了。要想自己的执政人生真正“太平”,就要“敢于担当,敢抓敢管”。“甘守清廉报家国,不为贪赃羞儿孙”,这是古代官员清廉家风传世的写照,也凸现了“报家国”在干部心中应有的地位,为了“家国”,“甘守清廉”,就算自己名副其实的“太贫”,又如何呢?
“有官贫过无官日,去任荣于到任时”。是呀,在“无官”的时候,自由自在,少了许多的约束羁绊,也许日子还过得好些;为官了,心中装的是老百姓,自己的日子比“无官”时“贫”些,那是必然的,也是应该的!只有那些不抱怨“太贫”,且把个人的“太贫”视为“常态”的干部,才可能全身心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之中,为了百姓“太平”,自己也能一生“太平”。
(四川省合江县自怀镇 何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