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地县、镇两级党委换届工作已结束。笔者调研发现,有些地方对乡科级基层退居二线的干部退而不管,既不给其安排适合的工作,也不按照干部管理制度加强管理,使得退居二线的干部几乎成了不管事、不干事的“闲官”。这不仅给继任的领导干部在队伍管理上增加了难度,同时也给单位上的其他同事产生了负面影响,广大群众对此也颇有微辞。
有上就有下,有进必有退,每一位领导干部都面对“进退留转”的事,这是自然规律,也是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的必然要求。乡科级基层退居二线的干部,大多50来岁,他们能力强、经验多、门路广、善管理,是党和国家培养多年的人才,亦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倘若将年富力强的他们闲置不用,不仅造成人才浪费,也可惜了纳税人的钱财,对党和国家更是莫大的损失。
笔者以为,要充分调动基层退居二线“闲官”的工作积极性,让他们在二线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起好“传、帮、带”作用,必须要从三个方面共同发力。
首先,组织人事部门要加强对乡科级基层退居二线干部的管理,并提供谋事岗位。目前,对基层退居二线干部的管理,组织人事部门还没有具体的规定,在法律条文方面也没有明确,迫切需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基层退居二线干部管理机制,对那些不想管事、不愿做事的退居二线干部进行约束,让那些想管事、愿干事的退居二线干部有依靠。鉴于“在其位谋其政”,组织人事部门应为基层退居二线的干部提供必要工作岗位,并明确管理职责,让其有管事的权利。同时,实行领导责任制,促使各单位“一把手”重视退居二线干部的管理使用工作,让其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继续发挥作用。
其次,乡科级单位对本单位退居二线的干部多加关心,激发他们发挥余热的热情。俗话说,流水不腐。对基层而言,干部也重在流动。面对官位少,优秀人才多,年龄大了难退位,年轻干部难以得到培养提拔的现实,基层单位在提倡干部年轻化的同时,应该切实解决好退居二线干部的实际问题。要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将退居二线干部的政治生活待遇落到实处;要多尊重他们,制定重要举措时,多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工作上遇到困难和问题时,要主动向他们讨教;要多与他们交心谈心,耐心做好退位后的教育引导和心理疏导工作,特别是要引导他们及时转变心态,为他们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对他们一些合理合规的要求,要及时协调帮助解决,多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第三,退居二线的干部要及时转变心态,主动为党的事业贡献余热。官位有止,事业无尽。要懂得珍惜,铭记善始,牢记善终,做到退位不褪色。自己入党入职的初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身,尽管自己从原来的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了,但自己的初心未改,奋斗目标未变,要自觉服从组织安排,不计较名利与得失,积极参与到本单位和本地区的中心工作、重点工程建设之中,努力发挥参谋助手作用,贡献经验和智慧,做到职务退二线、工作在一线,站好最后一班岗,用实际行动感恩党的培养和人民的养育。(文/易延端)
(作者单位:四川省什邡市水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