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42057953

以法治护航创新创业健康发展

www.gcdr.gov.cn (2016-09-21) 来源:四川日报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调动大众的力量创新,通过社会个体创业创造财富,正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然而,在看到“硬币一面”的同时,也应重视其另一面所存在的不利因素或挑战。在依法治省的大环境下,思考如何发挥法治作用,促进“双创”健康发展,是一项重要的命题。

以法治夯实“双创”根基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经济转型,与依法治省是分不开的。在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前提下,鼓励和引导创业、创新,需用立法推动“双创”,司法保护“双创”,执法便利“双创”,守法维护“双创”,发挥法治的基础性推动作用,在维护市场秩序的同时让创造性因素活跃经济。

立法不仅包括法律、行政法规,还包括政府决定、命令在内的政府规章。如何抑制“双创”行为的不利因素?其一,行为预期。建议通过加强立法,尤其是以政府决定或者命令的形式,向社会公示哪些行为能做,哪些行为受限制,哪些行为被禁止,以此为“双创者”提供行为预期。其二,行为规制。建议出台有关地方性规章或规范性文件,为打击破坏市场经济和竞争的恶性行为提供标准或规范。

司法是守护公平正义,维护当事人权益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鉴于市场的自发性,一些“双创”行为极有可能触及甚至逾越法律的界限,此时便需要司法力量的介入。因此,就我省经济转型下的“双创”而言,国家司法权发挥救济、保护、调整以及监督的作用就显得必不可少。故而建议检察院、法院在坚持公正的同时,要客观考虑当地当时当事人的具体实际情况,在法律允许的限度内,做到以人为本。

简政放权,消除不必要的行政壁垒是激发“双创”活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要求。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四川依法治省的核心内容。四川省政府近几年来为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了大胆尝试。经过不断努力,我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依法治省、建设服务型政府工作取得了实效,尤其是在行政执法方面极大地方便了群众,为“双创”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以及政策环境。

全民守法是“双创”的有力保证。对公众而言,全民守法意味着不以非法手段侵犯和侵夺“双创者”的劳动及智力成果,从而形成尊重“双创”的良好氛围;对于“双创者”而言,全民守法意味着清楚法律的边界,懂得以法律维护自身权益,从而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发挥自身活力。除此之外,发展法律服务市场及转变购买法律服务观念,对保护“双创”行为、规避法律风险的意义也不可小觑。

推动依法治省迈上新台阶

创新创业为依法治省带来了新挑战。“双创”需要依托依法治省才能顺利实施。当前,我省针对创业问题,打造“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返乡创业支持体系”,在创业方向、创业贷款支持机制、创业园、取消行政审批项目、设立引导资金五个方面采取了具体措施;针对创新问题,省政府发布《2016年四川省科技服务业发展重点工作安排》,重点建设“五方协同”的众创平台,使创新成果能迅速转化成生产力。以上举措体现了我省在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面所做的努力。然而,在大刀阔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活“双创”的同时,也应注意其中潜在的法律风险。

事实上,在实践中,也确实存在法律风险。比如,鼓励农民工创业的举措中,就资金问题,我省在一些地方试点,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经营权、农村房屋所有权、林权等农村产权纳入抵押物范畴。但是,创业具有高风险的特征,将农村产权纳入抵押范围,一旦创业失败,抵押人将丧失其赖以生存的土地,同时形成坏账、死账,增加金融机构的负担;同时,土地变现,存在资本出逃的可能,易造成资产流失。我省已建立返乡创业贷款风险分担基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金融机构的顾虑,但并不能彻底有效地解决此类问题。其次,在创新方面同样面临着难题。创新的结果是产生大量具有财产价值的智力成果,而小微创业创新者由于力量薄弱,在实现成果货币化时,极易处于不利地位,其知识产权也常常处于被侵害的危险境地。

针对上述问题,特此建议,通过防范“双创”风险,推动依法治省更加健康、有序。就我省而言,要对鼓励“双创”的政策辅以相应的规范机制,体现在:一是对于农村产权抵押,严格限制抵押物在实现抵押权后的性质及用途;二是建立保险、基金、抵押等多方风险分担机制,尽可能打消金融机构贷款的顾虑;三是为防止资本出逃,可以尝试政府监管贷款资金流向,限定贷款使用方式等;四是对于保护知识产权,除要求大中企业自律外,行政及司法机关还应依法严惩侵害知识产权的行为。

依法治省下的“双创”,是法治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辩证统一的体现。依法行政、政务公开、简政放权、“放管服”结合这四要素是新形势下依法治省的新内涵。因此,一方面,推进“双创”,需要不断深化依法治省,不断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提供有利于“双创”的政策和法律;另一方面,通过“双创”达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又能够反哺法治建设,为其提供经济上或经验上的支持。

(作者单位:省社科院)□郑妮 张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