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来笑有声,雨过净如洗。有时明月来,弄影高窗里。”小诗一首却对竹子保持本色、点缀人间的高风亮节作了生动、细腻地刻画与描绘。
有人说,时光是一支笔,人生是一本书,每个人都在用一生的时间书写人生这本书。有人绚丽,有人平凡,有人庸碌,造就世间百态;有时辉煌,有时恬淡,有时黯然,际遇变化万千。虽然人异事殊,但决定人生之书精彩与否的关键始终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想要写好人生这本书,就必须坚守初心——“做本色人,说根心语,干近情事”,党员干部更是如此,当在修身立志、敏事慎言、博学笃行中铸就坚定的政治信仰,涵养高尚的道德操守,彰显知行合一的严实风范。
“胸有成竹画自工,心存前贤业必精。”想做好事情、成就事业必须要心存贤良、深思熟虑、坚定不移。竹子之所以节节升高,是因为它每走一步,都要做一次小结。人也是一样,在迈开脚步阔步前进之时,需要不时回首来时路,想想出发的初衷,思索失败的教训,总结成功的经验,然后去伪存真、去劣取优、见贤思齐、从善如流,坚定信念、执着前行。
修身立志。古语云“修其身而后交,善其行而后动”“君子为政之道以修身为本”,先贤哲人用心血洗练出来的箴言都说明修身的重要性。古人讲“齐家治国平天下”,必先“修身”,这是为人、做事、立行的根本所在,更赋予了“修身”更多的内涵。感恩、谦逊、责任、担当等优秀品德,均是“修身”的基本内容,更是一个人道德操守的重要表现。明代程颢有言“治天下者必先立其志”。立志,显而易见,就是指人要树立理想、确定目标,并且有向着理想、奔着目标不断努力奋斗的志向。“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已经充分论述了立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敏事慎言。“君子敏于事慎于言”,深刻指出了想把人做好、把事干好,必然需要做事敏捷、开口谨慎,想要干好工作,除了必须踏实认真、敏捷主动之外,还应做到深入思考、审慎言语。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说,“种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种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种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当一个人养成“敏事”的习惯时,实际上已经拥有了一种优秀的品德。“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君子”以说得多做得少为耻,工作中切忌夸夸其谈、言过其实。由此而见,“敏事”是一种善行,具备了它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慎言”是一种美德,拥有了它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工作失误。
博学笃行。首先要勤学,养身需要物质营养,修身需要精神营养,学习是获取精神营养的唯一途径,更是我们前进的基础。“学然后知不足”,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不断丰富学识、提升能力。继而要善思,在勤于学习的同时,还要善于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不思考会茫无头绪,只思考不学习会思路闭塞,要做到学思结合、勤学善思,才能拓宽思路、坚定方向。三是要笃行,古人讲知易行难,行胜于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党员干部当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做到知行合一,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做人与做事理想的同步效应。人的一生应该是一个不间断的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也就是传统文化中所强调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也唯有如此,党员干部才能真正做到立德、立言、立人、立行,成就为民初心之志。
人生之书,每个人每天都在持续书写;明月竹影,依然在继续装饰着高窗。只要不忘初心—“做本色人,说根心语,干近情事”,坚持修身立志、敏事慎言、博学笃行,人生终将是: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作者单位:广安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