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委出台《关于充分调动干部积极性激励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的意见(试行)》,以容错机制建立、规定免责情形,大力营造允许试错、宽容失败的环境为出发点,把严格管理干部和热情关心干部结合起来,鼓励广大干部积极创新。
在改革发展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失误。屠呦呦用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经历了190次失败;诺贝尔研制炸药,不仅屡遭失败,还为此失去了亲人;爱迪生发明电灯,失败了数千次。这些卓越的科学家无不是经历了诸多的失败后才摘取了成功的花环,干事创业,改革创新亦是如此。
改革创新大多无固有理论可循,也无现成经验可鉴,难免会有失误或失败。少数党员干部不求工作出色但求无过,为了不失误宁可不干事,双手被“失误”束缚,放不开手脚。于是,面对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能躲则躲、能推则推。不可否认,这些党员干部的思想“总开关”出了问题,必须下力气加以整治。此时容错纠错机制应运而生,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为的就是给干事创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让想干事的人放下包袱、放下顾虑,大胆干事,安心干事。
改革创新难免遇到挫折、失败,遭受排斥和责难。能不能坚持下去,能不能把工作做好、做到底,是创新能不能最终取得成效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这时就要对敢做敢干偶有失误者多加包容,宽容他们在创新过程中的一些失误,为他们继续前行保驾护航。不宽容失败的文化环境,则会导致党员干部缩手缩脚,不敢创新,甚至让改革创新成果“流产”。
容错,还要纠错。容错和纠错是相统一的,“容”表现包容,“纠”体现刚性。只有既容错,又纠错,建立纠错机制,才能避免犯错,防止小错酝成大错。因此,宽容不是迁就,更不是放任,而是反思改错的机会。对出现“探索性失误”的改革者,不能以“一时成败论英雄”,应给他们一定的失误权,使其既能全心全意投入打好深化改革的攻坚战,失误后还能重振旗鼓,再战立功。
当然,容错机制不能被当做乱作为的尚方宝剑,更不能当做权利自肥的挡箭牌。毕竟,经济不是可以任由施为的“小白鼠”,而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国之大事。所以,创新和改革的前提是小心求证、科学决策。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意义重大,会坚定广大领导干部改革创新的决心,增加他们推进改革创新的底气。
(作者单位:合江县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