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42085832

唐恭淮:精准施策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总体战

www.gcdr.gov.cn (2016-08-08) 来源:四川组工网

据凤凰网8月6日报道,7月18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固原、银川考察时强调,全国还有5000万贫困人口,扶贫开发到了攻克最后堡垒的阶段,到2020年一定要实现全部脱贫目标。

近年来,全党、全国始终将扶贫解困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进行落实,采取了东西部扶贫协作、“百企帮百村”、“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等系列办法,大部分贫困村基础设施得到完善、产业得到发展、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切实改善。但是,贫困对象参与意识不强、帮扶人员只图“了愿”、扶贫措施粗放等现象在部分地方仍然存在,严重制约了扶贫进度和扶贫效果。

笔者认为,要顺利实现脱贫目标,打赢脱贫攻坚总体战,确保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各级党委、政府还必须进一步强化宣传,积极引导;动态分析,正确研判;理清思路,对症下药;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强化宣传,积极引导,切实增强贫困对象的参与意识。“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党和政府的扶持是改变贫困面貌的外部因素,而贫困村、贫困户的主观能动性才是内因,只有外因作用于内因之上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贫困对象只是守株待兔,缺乏向往幸福生活的志向,政府扶持一点就被动地接受一点,这是扶不起来的。所以,各地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思想工作,扶贫要先扶“志”,只有树立起“穷则思变”、“弱鸟先飞”的思想觉悟,让贫困对象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自觉地参与到脱贫攻坚总体战略中来,全国脱贫目标才能实现。

动态分析,正确研判,切实树立精准扶贫的创新理念。之前,各地对贫困户识别、贫困原因分析、贫困措施实施等方面做到了“六个精准”。但是,扶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各地扶贫政策的实施、扶贫措施的落实、贫困对象自身的变化等,贫困村、贫困户可能又产生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因此,各地需要加强动态管理,经常深入贫困村、贫困户进行回访,第一时间摸清贫困对象的最新动态。深入分析,正确研判,精准施策,与时俱进,切实用好用活扶贫资金,实施好扶贫项目,确保扶贫效果看得见、摸得着。

理清思路,对症下药,切实保证“药到病除”的扶贫效果。“药不对方,哪怕用车装”,如果对贫困对象底数不清,情况不明,扶贫措施不接扶贫对象的“地气”,扶贫效果就是纸上谈兵。各地一定要结合贫困村、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对症下药,不能搞“一刀切”,吃“大锅饭”。要由传统的“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综合运用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的“五个一批” 脱贫办法,切实增强贫困村和贫困户的造血功能和发展的可持续性。

整合资源,凝聚合力,切实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全面小康是惠及每一寸土地、每一位人民的小康,与全国14亿人口息息相关。各地要充分整合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充分激发各类企业、事业、政府工作部门、党和国家工作人员的社会责任感,继续深化开展“百企联百村”、“政府部门挂包帮”、“党和国家工作人员结穷亲”、“致富带头人传帮带”等帮扶活动,实行“一对一”的对口帮扶,要在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贫困户的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实行每周或每半月一次的定期回访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及时解决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仁和镇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