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42082685

杨元戎:脱贫攻坚,需更多“泥腿子”干部

www.gcdr.gov.cn (2016-07-04) 来源:四川组工网

近日,笔者到农村调研,一些老乡戏谑地说,现在村里很难看到“泥腿子”干部了。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干部下乡搞调查研究、深入田间地头与百姓盘腿拉家常少了,离农民群众的距离远了。 (中国纪检监察报 7月2日)

何谓“泥腿子”干部?“泥腿子”干部常年与农民群众打成一片,心系农民冷暖,汗洒田间地头,“知稼穑之艰难,察民生之疾苦”,具有典型的吃苦耐劳精神、奉献精神和十足的“土味”特征。他们通常能够融入农村生活,站在农民的角度思考,和农民一起生活、交心、劳动,为农民发展生产、过上好日子殚精竭虑,不遗余力地出谋划策、指明道路、提供帮助,深得农民的信赖。

然而,诚如一些老乡所言,当前农村的“泥腿子”似乎越来越少。交通条件好了,“车轮”干部多了,鞋不沾泥了;通讯条件好了,“电话”干部多了,情感距离远了;文化水平高了,“书袋”干部多了,说话难听懂了;生活条件好了,“面子”干部多了,谋事不务实了……农民群众信不过了。其根子还是在于一些干部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弱化,尽管嘴里喊着“关心百姓疾苦”,可百姓究竟有什么样的疾苦,要如何帮助解决,心里却没谱。

去年,党中央已向全国人民做出庄严承诺,7000万贫困群众要在2020年全部脱贫,意味着每年要减贫1000多万,每月减贫100多万。而7000万贫困人口的背后,是各类难题交织成的“问题视野”。 从大凉山区“1年最多吃3顿肉”的极贫角落,到石漠化地区“跑水、跑土、跑肥”的贫瘠土地,再到大山深处孩子“输在人生起跑线上”的现实无奈,无不表明,脱贫攻坚战役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到了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

如若全国的贫困群众不能与其他地方一道建成小康社会,那么,小康路径的实现是要大打折扣的。习总书记曾深刻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目前,农业还是‘四化’同步发展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在“十三五”脱贫攻坚这场大战役中,农村需要大批敢于担当、善作善成,把农村当成自己家的“泥腿子”干部。因此,各级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要争做“泥腿子”干部,眼睛向下、身子沉下,脚踩一身泥地走进田间地头、走进农户,说群众话,摸准群众愿望、意见和情绪,及时解决群众“柴米油盐”等具体民生问题。

为政之道,以顺民心、厚民生为本。新的使命需要更多的“泥腿子”好干部,心怀“但愿苍生俱温饱,不辞辛苦入山林”的责任感,“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使命感,“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深入农村,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到广阔的农村舞台,在脱贫攻坚关键时刻顶上去,在艰苦淬炼中干事创业,与农业、农村和农民一起成长。

(作者单位:四川省合江县南滩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