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本报近日报道,在德阳市委中心组(扩大)学习会暨领导干部读书班上,德阳市委领导对全市领导干部发出“三问”:同顶一片蓝天,为什么我们“阴雨绵绵”?同踩一片热土,为什么我们裹足不前?同唱奋进之歌,为什么我们跟不上节奏?如此“三问”,可谓问得及时,直指人心。
大小多少这些空洞的数字,只有在比较中才有意义。一个地区经济规模大小、增速快慢,没有比较,便无眉目。只是窝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自我感觉良好,这不过是一叶障目。德阳“三问”的价值就在于,它把德阳经济的进展放在一个全省发展的可比视域中来考察。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他者为鉴,可以知短长。现实中,一些地方脱贫攻坚看起来雷厉风行,抓起项目来也是风风火火,但具体效果如何,成绩怎么样,把几个兄弟市州比较一下,差距自然一目了然。当然比较分出胜负不是目的,比较也不仅仅是数字上的整体比较,而是要比结构,比差异,分析具体原因。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方面,必要的比较往往能够使人清醒、催人奋进。干部干事创业不但要低头赶路,还要抬头看“天”。一要看天时,紧盯项目进度与时间节点以增强紧迫感,二要看“天况”,四周观望一下,和“对手”们相比较,自己处在一个什么位置。干部干事创业要有“比较视野”,就要抱有开放的心态和其他地区常常比,主动比。各市州之间的经济竞跑,既要有发展定力,也要时刻关注身边对手的情况。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区域发展方面,很多走在前面勇立潮头的地区无不是在比较的视野中,互学互鉴脱颖而出的。他们在历史上各自发展的黄金时期,莫不是循着把对手作为参照物,作为“竞争对手”的发展逻辑而动的。而一些曾经走在前面的地区最近发展慢了下来,也大多和当地淡化横向纵向比较,开始故步自封起来有关。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有了比较,滥竽充数者就会原形毕露,落后者就会有压力。不过,比较也是一门学问,怎样比,和谁比,方法不同,态度不同,效果也会不同。比较要在经济形态、产业结构、发展模式相类似、相接近的地区之间进行,一些所谓的聪明的比较主义者,虽然不排斥比较,但总是颇有心计地和一些发达地区比,虽然比出了差距,但是客观条件在那里摆着,比出了差距似乎可以心安理得,这样的比较意义不大。比较既要目光长远,也要脚踏实地。要比较就要和那些“同踩一片热土”者比较,和那些“同顶一片蓝天”的兄弟市州比较,这样的比较,才更实际,才能比出问题,比出干劲。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善莫大焉。说通俗一点,“自省”就是自我评价,自我反省,自我批评。古人讲,“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三省”既是修己,也是对人。对人要诚信,不欺人也不欺己。为人谋事要尽心,尽心才能不苟且,不敷衍,才会在干事创业上真正敞开心态,在比较的“视野”中自我加压,真正为民干一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