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近日出台了《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信息惠民试点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将通过两年左右时间,在试点地区实现政务服务“一号一窗一网”目标,服务流程显著优化,服务模式更加多元,服务渠道更为畅通,群众办事满意度显著提升。
现代政府应该而且必然是服务型政府。优化公共服务方式、简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群众办事创业正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三管齐下,并取得明显成效。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在一些地方和领域,“办证多、办事难”的“痛点”犹存,备受诟病的“奇葩证明”、“办事跑断腿”的新闻屡见不鲜。因此,必须推动政务服务改革创新,在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同时,更加注重从企业、群众需求角度优化再造行政流程和管理体系。在“互联网+”时代,创新政务服务方式、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应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创新政务服务方式,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已是大势所趋。那么如何推进,推进后如何让“互联网+政务服务”真正发挥效用,实现“一号一窗一网”目标,实现政府服务管理工作的资源整合、流程再造、数据共享、业务联动,成为当前必须深入思考研究的重要课题。
让“互联网+政务服务”有效落地,以最便利的公共服务推进政府治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需要“四轮驱动”。一是加强基础保障,搭建可对外提供支撑服务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既能支撑政府决策、提高政务效率,更能支撑社会的便民服务、民众的干事创业;二是优化发展环境,营造有利于“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的政策环境,在打通制约性体制机制的同时,推动改革和配套制度建设,对重点领域提供支持政策;三是切合业务需求,深化服务内容和提供服务的方式,不断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广度、深度和质量;四是强化安全建设,从制度、管理、技术等各个方面构建安全应用支撑平台,保障“互联网+政务服务”重要数据、应用及设备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