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41907946

迁山:善用干部选任的“逆向思维”

www.gcdr.gov.cn (2016-04-26)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干部选任,结果无非两种:用与不用。正向看,用是一种导向;逆向看,不用也是一种导向,甚至更直接更鲜明。善用这样的“逆向思维”,实践价值不容小觑。

青岛市在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过程中,实行重点岗位职位限入和提拔限制办法,通过负面清单划出了干部不能“上”的“硬约束”,进一步厘清了干部“上”与“下”的“分水岭”,不失为推进干部能上能下的有益探索。

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关键在于“下”,难点也在于“下”。一直以来,让干部“上”总有千般理由,让干部“下”却是阻力重重,成为困扰干部工作的一大难题,也严重制约了选人用人的激励效应。事实上,干部“上”“下”之间,恰是一套标准的一体两面,明晰“上”的导向,“下”的方向不言自明;明确“下”的条件,“上”的依据也就自然清晰。究其本质,所谓负面清单体现的正是一种“逆向思维”:以诸多的“不能”,既为干部“上”设置了禁止条件,也为干部“下”提供了参考依据,在充分彰显选人用人正确导向的同时,让“好干部”的具体评判有了更加直观可比的参照系。

善用“逆向思维”,有助于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同样有益于选准用好干部。干部选任过程中,考察是关键环节,直接决定干部选任质量和效果。反思长期以来的考察实践,“印证式”考察的客观存在,带来了很多问题甚至导致一些干部“带病提拔”。分析其成因,根本症结在于忽视甚至放弃了干部评判的“逆向思维”,一定程度上以评价标准的预先设定取代了对干部的现实评价,进而放松了对潜在问题的深入挖掘,自然难以作出客观公正的评判。反之,如果始终遵循“逆向思维”的指引,将“印证式”考察转变为“求证式”考察,那么对于干部可能存在的问题就会形成持续关注,最终所作出的评判结论也会更加真实可靠。

干部选任的实践效果,微观层面在于选准用好干部,宏观层面则在于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在此过程中,只有善用“逆向思维”,才能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精准的评判,探索出选好配强干部、有效激励干部的实践路径,为积极健康的政治生态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