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线是事物质变的分界线、做人做事的警戒线,不可踩、更不可越。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底线意识,时刻牢记越过底线的严重后果,始终警醒自己坚守底线。近日,习近平在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指示中强调,要“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4月10日 新华网)
底线不能触碰,更不能逾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条底线,即法律底线、纪律底线、政策底线、道德底线。可以说,四条底线是党员干部做人做事做官的“护身符”。
记得明太祖朱元璋曾经问大臣:“天下何人最快乐?”对此,见仁见智:有说“金榜题名者最快乐”,有说“功成名就者最快”,有说“富甲天下者最快乐”…… 群臣众说纷纭,朱元璋听了兀自摇头。“臣以为,畏法度者最快乐。” 大臣万纲道出自己的想法,朱元璋听后点头称是。畏法度也即不破法律底线。党员干部牢记法律底线,就会成为尊法守法的“畏法度者”,自然会得到法律的保护。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看看那些落马的党员干部,有哪个是“畏法度者”?不畏法律,往往就会沦为违法犯罪者,最终必然会受到法律的惩罚,失去尊严,失去自由甚至生命,也失去亲人和朋友——真是可悲复可叹!
说到守纪律,无数先辈先烈堪称典范,为了纪律底线,哪怕献出最宝贵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大家熟知的志愿军“一级英雄”特等功臣邱少云,为了完成潜伏任务,严守革命纪律,以超人的意志和毅力,忍受烈火烧身的痛苦,直至牺牲。邱少云那种高度的组织纪律性,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今天,党员干部的纪律底线就是《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即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党员干部要像爱惜眼睛一样爱惜纪律、遵守纪律,做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循规蹈纪”,不越纪律“雷池半步”。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政策有决定的意义。他精辟地论证,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是革命政党一切实际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必须根据政治形势、阶级关系和实际情况及其变化制定党的政策,把原则性和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然而,当前有的党员干部在执行党的政策时,却搞起了所谓的“变通”:或自己高兴的就执行,不高兴的就束之高阁;或对自己有利的就执行,不利的就锁进抽屉;或任性行事,执行随意打折扣搞变通,甚至胡乱执行……一言以蔽之,这样的党员干部是没有守好政策底线的。须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全党行动的准则,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不可违反、不可变通的底线。如此,党员干部对政策岂可视为“儿戏”,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作为党员干部,在执行政策时,应该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要切实做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
百行以德为首。道德底线,是道德的最起码的基本规范,是最低的道德要求。道德底线是属于内心的,由数千年中华文明积淀而成的一般性社会公德的就是党员干部必须坚守的道德底线,并且应该成为普通大众的道德标杆。行笔至此,想到一则小故事——富翁的儿子与朋友做生意,被骗了,很懊恼地说,我们曾相处得那么好,没想到他是那种人。富翁告诫儿子,人都有自己的道德底线呀,当外在的诱惑突破了他的道德底线,他就会颠覆传统的道德准则。反观大大小小的贪腐党员干部,哪一个不是首先突破道德底线的呢?可以说,破法必先破纪,破纪必先破德,这个道理,古今皆然。
守住底线,诸事无虞。党员干部守好四条底线,是最基本的遵循。若此,才能避免发生“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憾事,才能拥有无往而不胜的“护身符”,才能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沐川县委组织部 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