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41709692

刘洪昌:人才工作不妨引入供给侧思维

www.gcdr.gov.cn (2016-04-01)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深化改革,人才先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从供给侧看,我国目前的供给,主要面临着产能过剩、效率低下、档次不高、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人才供给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笔者以为,人才工作不妨引入供给侧思维,通过制度变革、要素保障、精准培养这“三大发动机”,增加人才有效供给,打造转型升级新引擎。

引入供给侧思维,解决好政府、市场、企业三者之间的角色定位。当前,人才供需的结构性失衡主要表现在中低端人才“产能过剩”和高精尖人才“供给不足”,人才不够用、不适用、不被用问题突出。政府在人才引进、评价激励、流动配置等方面过多承担了市场和企业的角色。推动人才管理部门简政放权,强调高效的制度供给和开放的市场空间,保障和落实用人主体自主权,最大程度释放人才的有效供给。

引入供给侧思维,保障好政策、载体、环境三种要素的有效投入。供给侧思维的核心是聚焦质量和效益,变一端拉动为两端发力。高质量推进人才工作也要精准发力。制定好的政策吸引人,应立足“有效激励”,使发明者合理分享创新收益,让人才获得与贡献相匹配的薪酬待遇。打造好的载体集聚人,要创新思路,建设一批离岸孵化基地,实现人才域外招引,科技成果本土转化。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防止各种“山寨”产品盛行,挫伤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引入供给侧思维,落实好领军型、技能型、复合型三类人才的培养使用。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技能人才、复合人才的缺乏,是近年来制约科技创新、产业提质增效的主要原因之一。要想在新一轮科技变革中抢得先机,就必须提高领军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的供给水平。改革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加快培养一批面向服务生产、管理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努力满足全社会特别是重点行业、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的人才需求。